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752章:圍魏救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2章:圍魏救趙 (1 / 2)

英雄造時勢、時勢也可以造英雄,很多時候,英雄和時勢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的關係;如果說英雄是水,那麼時勢則為形,僅靠英雄不行、僅靠時勢也不行,只有水與形一起相互作用,最終才能激起咆孝千里的滔天巨浪。

房玄齡和他叔父房彥藻是英雄,但是他們的家族隨著在北周和北齊紛爭的塵埃落定,已然淪為失敗方、淪為寒門;他們在這個講究門戶出身和後臺的時代裡,想要拼出一番大成就,幾乎難如登天。如果天下不亂,他們這輩子哪怕按步就班、踉踉蹌蹌的朝前走,也達不到史上那種高度。

而楊集作為一個穿越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就連楊廣那個當皇帝的人物在很多時候都要淪為他的打工仔,所以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他就是掌控和造就“大勢”和“時勢”的人。而李靖、楊善會、韋雲起、張須陀、陰世師、薛舉、薛世雄、麥鐵杖、杜如晦、尉遲恭、李大亮等等英雄梟雄正是因為有了楊集這個“大勢”和“時勢”,故而紛紛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現如今的楊集,很好的詮釋了“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棲;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句話,他的衛王和尚書令的身份、以及個人能力和成就,就能吸引“隋末”那些名臣名將慕名來投。

有鑑於此,楊集認為自己的重中之重是讓名臣名將們在衛王系這個平臺煥發出萬丈光芒,而不是刻意去收集名臣名將;如果他無法讓這些人現實自己的價值、報負、野望,哪怕他收集到再多的人才,人才們也會因為等不到機會而默默離開。

史上的郭嘉和荀或等智者因何離開袁紹?袁紹不會用人固然是一方面,但主要原因還是袁紹人才太多,使他兼顧不到每個人;再加上郭嘉和荀或等人又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自主性極強的人物,他們焉能甘心坐冷板凳?焉能不離開?

正是因為有此認識、有袁紹為前車之鑑,所以楊集這兩年以來,一直努力澹化自己的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把立功機會讓給自己的部下。而他的努力和奉獻,衛王繫上下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感激於心意,繼而又使衛王系這個大家族異常團結。

以後如何,楊集也說不清楚;但是現在如果在團結、齊心和忠誠度方面給各大政治派系打分,以他為首的衛王系定然是名列前茅,而總分數,絕對能把第二名甩到十萬八千里之外。

“玄齡之名、之智,我多次聽克明說過!”面對送上門來的房玄齡,楊集微笑道:“克明不但說玄齡‘聰明達識,有運籌帷幄決、決勝千里之外之才’,而且還是在關鍵時刻,能夠將性命和頭顱相托。克明所說的話,我深信不疑!”

“克明謬讚,卑職愧不敢當。”房玄齡聽到好友給予自己這麼高的評價,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慚愧。

楊集比房玄齡本人還了解他的潛力,對於房玄齡這番話,不置可否,他笑著說道:“克明說你有大才,這一點我相信,以他的脾氣而言,你要是沒本事,他是不可能說這種話的。”

略過這個話題,楊集接著說道:“玄齡與你叔父既然願意來,想必對我和做事風格也有一定的認同了。”

“不錯!”房玄齡和房彥藻這種頂級智者都有極高的自主性,他們絕對不會因為朋友的緣故,就人云亦云。而朋友情誼這種東西最多隻是一個參考。

楊集說道:“我現在身負重任,正是缺少你們這樣的人才。不過你們雖然有大才,但一來我做事的方式方法與其他地方不同、政策制度也不同,所以新來的人一般都要先學習一段時間、瞭解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勝任其職。二來是你們畢竟沒有什麼功績,我也不能貿然將你們提拔起來,否則便是對他人不公了。這樣好了。我給你們叔侄王府參軍事之職,在我身旁聽用,等你們適應了,再將你提拔起來,你看可好?”

王府參軍事的品級雖然不高,可是比房玄齡那個隰城縣尉重要得多,而且在楊集的勢力之中,有許多人削尖了腦袋也想往這個位子上鑽,因為它離楊集最近、能夠更好向楊集展示自己的才華。

看看李大亮、杜如晦、楊師道等人,昔日就是王府的參軍事,但如今,要麼是一郡之首、要麼是一軍之主、要麼就是一部之首,一個個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而且這個地方出去的人,不但能力出眾,同樣也是楊集的親信,所以楊集在涼州從來沒有受任何人左右和擺佈過。

房氏叔侄既然來了,楊集可不打算把他們放跑,於是便決定先把他們納入王府的屬官體系之中,讓人們知道他們就是自己的人,而他們日後無論去哪裡任職,都有個“衛王系”的標籤,想甩掉都難。這也是楊集用人的原則之一。若不如此,那他極可能成為為別人培養人的人才基地。

“多謝大王,卑職決不辜負大王厚愛!”房玄齡想不到他一來竟然直接就讓楊集提拔任用了,頓時一改胸中苦悶,變得神采飛揚起來。不過欣喜之餘,也不忘自己那個隰城縣尉,有些為難的躬身道:“大王即將出徵,卑職作為參軍事,理當隨軍出征,只是卑職現在畢竟還是隰城縣尉,若是這般擅自離職,那便不好了,能否讓卑職先去辭了這個職務?”

“用不著這麼麻煩!”楊集笑著說道:“我寫封信給吏部尚書牛弘,向他說明情況,然後讓他把你調到我麾下即可。”

每個官員都在吏部榜上有名,要是想辭職的話,一般都是先向縣令、太守等上級主官遞交辭呈,然後再層層上報到吏部吏部司。若是某個人擅自離職、或者“掛印而去”,就會留下一段難以彌補和修復的黑歷史,這輩子若是沒有貴人相助,基本上是等於毀滅了。

楊集乃是大權在握的人,而且還是牛弘的上司,他自然可以掠過中間繁瑣程式,目標直指吏部,使一切事情都變得簡單省事起來。

房玄齡眼見後顧之憂被解決了,他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萬分感激的拱手行禮道:“多謝大王!”

楊集忽然想到一事,說道:“你若出征,不會影響你完婚吧?”

“卑職的婚事定在冬天,離現在還早得很。”房玄齡解釋完畢,又猶豫了半晌,問道:“請恕卑職冒昧,大王此番北上,可是要大戰一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