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896章:蕭家姐妹連袂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6章:蕭家姐妹連袂訪 (1 / 2)

翌日早朝,楊廣處理了幾個議題,便公佈了官場年審的時間、撤併冗餘軍府的決定。訊息傳出,京城一時間議論紛紛、波譎雲詭、暗潮湧動。

前者年年有,只要依照往年的方法為之即可,沒有什麼好說、好補充的。後者卻是朝廷繼軍改、水師反貪之後,再一次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搞不好的話,又是一場大動盪,再加上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幾乎都對官場中人抱以關注。

讓人大感意外的是楊集竟然推了撤併冗餘軍府的主帥之職,自己甘為出謀劃策的軍師和幕僚。楊集推辭的理由是他對各地軍府的情況不清楚,如果由他來掛帥,最少要用幾個月時間去了解,之後才能正式拉開序幕。要是換作熟悉各地軍府人來掛帥,他能一邊瞭解、一邊配合。

楊廣深以為然,他應了楊集之請,任命段文振為主帥,任命楊集和高熲、楊達、楊約、於仲文、李仲文為副帥,命令宇文述負責前方事宜,尚書省和十六衛府全力配合,誰敢從中作梗、貽誤軍機,依法論罪。另外派遣二十名巡察使、四十名巡察使率團北上,全力協助宇文述巡視、巡察北方各地軍府。

其實楊集推了主帥的原因有三個,除了他所說的那一個,其次是兵部此次吸取了軍改失敗的教訓,擬定出來的方案非常完善,只要實操時按部就班、步步為營,就沒有失敗的可能,關鍵在於耐心細心、關鍵在於細工出慢活,而楊集馬上就要對付隴西李氏了,哪有時間浪費在繁瑣的細節之中?

第三個理由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那就是他剛剛立下滅國奇功、剛剛被任命為宰相,加上朝中有的賢良大才,他著實是不宜心急火燎、匆匆忙忙做大事。

要是走馬上任,等於是剝奪了兵部辛苦幾個月的勞動果實,最後不但坐實了滿城風傳的貪權重權的流言蜚語,而且導致原本與他親近的人也會心生不滿——“滿朝文武,就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賢臣、能臣?我們皆是平庸的奸佞不成?”

儘管如此,可是楊集還是很忙。他先把涼州軍送走,而後不斷往返於王府、宣政殿同明殿、議事堂、尚書省,不是瞭解本職職責、中樞辦事風格、軍國大事,就是在兵部官署和段文振等人探討軍府撤併諸多詳細事宜。再加上東征軍的升遷、撫卹等軍務要及時處理,致使楊集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的,偶爾有時間停下來喘一口氣,又被楊廣召去御苑吹牛皮。

人一旦忙碌起來,時間就會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大業三年臘月初二。

楊集隨著對自身職責的熟悉,也漸漸不那麼忙了,而重心,又放到涼州官員的年審考評和隴西李氏身上。

將近午時,蕭穎在柳如眉、裴淑英陪同下,與到訪的三個異母姐敘話。

張出塵、慕容弦月、鮮于芳、柳絮、侯巧文幾個妾也在一旁作陪。

蕭家兄弟姐妹極多,蕭穎是最小的一個,她那些兄長、姐姐多數比她母親還要大很多;這三個大姐姐分別嫁給王袞、竇氏家主竇威、侯莫陳崇的孫子侯莫陳毅。

竇蕭氏已是年過四旬,她放下手中茶杯,向蕭穎笑著說道:“阿妹,我家阿郎前要宴請大王,以慶大勝歸來。也不知大王是不喜應酬啊!還是太過忙碌,一直沒有給予回應,讓我順道問問。”

蕭穎知道丈夫很特殊,他與大隋其他男人都不同,表面上是個飛揚跋扈、大大咧咧的人,可私底下,他卻是一個很安靜隨和、很顧家的“小男人”,甚至還不如她會“打太極”。而且他特別不喜歡那種沒有意義的應酬,尤其是像竇威這種是敵非友的人所舉辦的、有目的性的宴會,他更不喜歡參與,既然沒有回應竇威,那就說明他已經回絕了。不過話卻不能這麼說。

她那雙好似會說話明眸看著自家姐姐,微微欠身道:“都是一家人,酒宴什麼時候吃都不打緊。大王也不是不喜應酬,而是剛剛入朝屢新,對朝中事務不太熟悉。恰好又趕上年底,他每天都很忙碌,有時回來了,還要和府中幕僚忙到半夜。”

稍作停頓,蕭穎又道:“據我所知,姐丈所在的鴻臚寺也在緊張籌備款待各國使臣、述職朝集使諸事,想來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兩個大忙人這些天相處的時間、敘話的機會,說不定比自家娘子還多。”

竇蕭氏忍俊不禁,笑著說道:“這倒也是,他們這些大忙人,乾脆在皇城一起過好了。”

蕭穎的七姐、侯莫陳蕭氏一旁坐著聽著,心頭卻是生出一陣莫名的煩躁。她丈夫雖是西魏“八柱國”侯莫陳家之主,可是侯莫陳家沒落得相當嚴重,處境比“八柱國”的李虎家好不了多少。而且侯莫陳家在楊諒造反的時候,長老會把大量錢財和奴隸、莊丁、護院都壓了下去,結果楊諒大敗虧輸不說,還害得侯莫陳家也遭到朝廷殘酷清算。

時至今日,侯莫陳家的境況連李虎家都不如了,而她丈夫侯莫陳毅現今雖然還有郡公之爵,可職事官卻只是東宮十率裡的檢校右內率府司馬,連小小的正式的司馬都不是。

丈夫幾天前向她提過,說是段文振和楊集等人臨時成立的“軍府精簡司”,主導撤併軍府一事,十分容易立功,便打算辭去沒有前途的檢校右內率府司馬之職、進入其中,可那權勢滔天、沒人情沒人性的衛王竟然不做絲毫回應。

蕭穎長姐、王袞妻,今年正好進入五十知天命之年,因是蕭皇后長姐之故,楊廣在大業元年冊封她為任城郡夫人,她丈夫王袞出自琅琊王氏,乃是東晉丞相王導十世孫,現在是秘書省丞、品級是從五品上,其之上有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上。

任城夫人此來衛王府看望有孕在身的小妹,也有親近之意,聞言便是說道:“妹妹所言極是,他們三兄弟同殿為臣,相互也有照應。”

蕭穎笑了笑,話裡有話的說道:“親戚‘原本’就該相互照應來著。”

竇威妻聽了這話,臉上燦爛的笑容僵了一下。

貌似她夫家原本是用通敵方式照應楊集來著。

任城夫人接過了話頭,向蕭穎說道:“後天是小妹的生辰,打算怎麼過?說起來,這還是小妹出嫁後,在京城過的第一個生辰呢。”

蕭穎說道:“我們姐妹仨都挺了個大肚子,行動不便,當靜心養胎為要;未免有失禮儀、怠慢客人,就此作罷。”

其實小小的宴會還是可以的,也不會影響什麼。但是他們早已決定今年低調低調再低調、一如往常的我行我素,絕不能授人“飄”在天上的話柄。她要是籌辦生辰宴,而訊息又被這些姐姐給透漏出去,貿然來訪的客人一定會擠滿整個旌善坊,所以蕭穎找了這些十分正當、十分充分的理由辭了。

任城夫人和丈夫都商量好了,準備拿幾幅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當蕭穎的生辰禮物,二王書法作品對於其他人家來說,肯定是珍貴之物,可在在王家,根本不是算什麼。他們夫妻甚至還因為家裡多,覺得不夠珍貴,於是加上鍾繇和衛夫人力作,以此來加深兩家關係,復又勸道:“置辦幾桌酒席,請些近親聚聚還是可以的。”

“不了!小妹著實沒這份心思。”蕭穎輕輕搖頭,輕聲說道:“除了之前所說,重要是長兄辭世不久,小妹這個時候如果辦生辰宴,實在不成話、實在有違家教。”

其實竇威妻、侯莫陳毅妻也在盼著蕭穎辦慶生宴,可是面對這個強大的理由,她們和任城夫人一樣,都不敢開口了:蕭家素來以漢家正宗自居,最是講究漢家禮儀。要是聽了蕭穎這個理由,而蕭穎最後卻又辦上了,孃家絕對把這筆債算到她們頭上,然後叫她們回去狠狠收拾一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