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有些官員總是抱著山高皇帝遠的僥倖之心,不惜以身試法,他全家死了那也是活該,但是由他造成的嚴重後果卻要朝廷和官府來承擔。
所以醜話必須說在前頭。只是楊集南下的行程,卻也因為戰後諸事遭到了耽擱。
。。。。這段時間之內,隋軍輕易攻克遼東堅城、一統遼東、高元俯首認罪的訊息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傳遍天下,令東北各方勢力盡皆大驚失色,大隋的名望瞬間登上頂峰,而隋軍主帥楊集繼大業元年之後,再次成為東北各方勢力敬畏害怕的人物。
距離遼東戰場最近的是霫族,大酋長白蘇聽到這些訊息,立刻召集各部酋長前來議事。
南北朝的中原政局動盪、戰亂分離,而東北各個勢力也因外部環境變化而重新分化重組,最終契丹、奚族、南北室韋、霫族、靺鞨各部和高句麗了分割了東北地區,而北朝時期東北部族中的豆莫婁部、烏洛侯被靺鞨和室韋吞併、地豆乾南遷併入霫族,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霫族正是因為這一場勢力重組,得以壯大,其國土周長二千里,東北接粟末靺鞨、東接高句麗、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和奚族、北與南室韋接;百姓多善射獵,且以赤皮為衣緣,婦人貴銅釧、衣襟上下懸小銅鈴,風俗與契丹、突厥略同。
及至楊集攻打契丹,霫族接納了大量信仰相同的契丹人,使其國民有五萬戶、勝兵三萬餘眾。
霫族這樣的體量在東北各大勢力之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比較幸運的是四面有大山有大河環繞其境,便處於一種大勢力看不上、小勢力攻不進的處境。
但是楊集招降粟末靺鞨、迫降奚族、攻佔漠州、攻佔
“』”形的契丹以後,這個微妙的平衡遭到了破壞。霫族國土也呈
“』”形,其東部、南部現在都是大隋王朝的國土,大隋軍民只要橫渡西東走向的弱洛水,就能進入霫族的地盤。
這本來沒有什麼,可是霫族在選擇宗主國的問題上特別倒黴;霫族為了生存,先後向柔然、突厥汗國稱臣,等到這兩個大國先後完蛋,又向東突厥稱臣,當東突厥二王子兵敗於大湖區,白蘇擔心受到牽連,卻又因為沒有和大隋接壤,於是白蘇多認了高句麗為宗主國。
此時眼看著高句麗即將完蛋,作為附屬國、又接納契丹人的大酋長白蘇終於知道害怕了。
等人到齊,白蘇大致說了一下遼東的情況,心情沉重的說道:“遼東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了。多的我就不說了,我現在不怕別的,就怕楊集。”下了一個定義,白蘇愁眉苦臉的解釋道:“一方面是是我們認高句麗為宗主國,接著又接納了大量楊集要殺的契丹人,而楊集現在打的就是高句麗;我們雖然從未向隋朝出過一兵一卒,但是楊集不講道理啊!他在大業元年輕輕鬆鬆的打完契丹、打完淵太祚,順手就把奚族給收拾了;這一回,我擔心他極可能又順手把我們霫族給收拾了。另外一方面是霫族的存在,使隋朝東北疆域很不完整、很不規則、很難看,如果我是楊集,我也會因為讓大隋地圖變得完美好看而把霫族給滅了。如今事關霫族的生死存亡,大家都說說看,我們應當怎麼辦?”眾酋長聞言默然,他們知道大酋長不是
“杞人憂天”,而是楊集的確是那麼一個人,楊集比他們這些被稱為野蠻人的人還要野蠻、還要蠻不講理、還要好殺。
而他們霫族卻是三番五次與楊集
“作對”,他能高興才怪。過了一會兒,一名酋長說道:“大酋長,高句麗那麼強大的國家都被楊集輕易殺敗,我們這點兵力連楊集的牙縫都不夠塞,更何況他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依我之見,不如也學粟末靺鞨那般,直接內附隋朝。”白蘇見諸位酋長眼睛都亮了,苦笑著問道:“你們也是這麼想的麼?”
“是啊,大酋長!成為隋人沒有不好的!”另一名酋長頗為激動的看著白蘇:“我們霫族貧瘠寒冷,無論怎麼辛辛苦苦放牧,都不夠吃、不夠穿,此外還要給突厥大量稅羊、還要對付搶劫我們的突厥人和室韋人。要是遇到天災,很多老人和孩子們都熬不過去。”這名酋長十分興奮的說道:“成了隋人以後,我們立刻就能擺脫沒完沒了盤剝我們的東\/突厥和高句麗,還不用擔心突厥人、室韋人再來搶劫。官府如果建立城池、教我們孩子讀書,說不定我們霫族以後也能出現幾個大將軍、宰相。”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突厥人收稅羊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每年都是
“取足為止”,這令他們這些附屬部族苦不堪言。高句麗以前還好一些,可是大業元年過後,他們對霫族的盤剝比東\/突厥更狠。
白蘇也是大為心動,他想了想,有些猶豫的說道:“可是一旦成了隋人,我們的習俗都要放棄了,一切都要按照的隋朝的要求來做事。”
“大酋長,習俗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抵禦敵人,不要也罷。”
“就是,習俗連根羊毛都不值。”
“……”
“也罷!”白蘇見意見趨於統一,便說道:“明天我們就去遼東黃龍縣,向隋朝官員表明內附之意。只要隋朝願意接納我們,我們願意接受隋朝一切安排。”白蘇看了眾人一眼,接著又說道:“另外一事是與隋朝這次戰爭有關。從隋軍作戰的情況來看,他們分明就是要把高句麗徹底打殘,遼東戰事既了,楊集下一步定然殺向南方,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一名酋長聽出了言下之意,連忙問道:“大酋長的意思是參戰?”
“不錯!”白蘇點了點頭:“粟末靺鞨以前差點被高句麗殲滅了,可是現在卻過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酋長突地稽十分聰明,他們內附以後,完全摒棄了以往的習俗,真正把自己視為隋朝人。此後,凡是隋朝的命令和政策,粟末靺鞨人都會認真遵守、認真落實;而這一次戰爭,更是全力以赴。如果不出意外,突地稽將會獲得隋朝皇帝更加信任。”
“要是我們僅僅只是內附,事後就是普普通通的隋朝子民,很難得到隋朝皇帝的重視。我打算學一學人家突地稽,出兵參戰。就算最後吃不到肉,可幾口湯總是有的。”
“不知大酋長要出多少人馬?”眾酋長深以為然白蘇思忖半晌,說道:“部族不能沒有勇士守禦,我們這次就出兩萬人吧!”眾酋長沒有意見,紛紛行禮道:“我們願聽大酋長調令。”
“那就好,大家都去準備!”白蘇吩咐道:“明天我們就帶兵南下黃龍,向隋朝官員說明內附、參戰之意。”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