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820章:楊集戰前分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0章:楊集戰前分功 (1 / 2)

夜幕降臨,天上皎潔的明月將銀輝灑滿了湯河,河面上波光粼粼,視野開闊。河邊的隋軍大營燃起了一堆堆篝火燃起,一大塊一大塊牛肉、馬肉被扔起了大鍋裡烹煮,一小塊一小塊牛肉、馬肉在篝火之上烤肉焦黃,脂香四溢。火光映紅了一張張充滿期待計程車兵臉龐,一袋袋酒漿開啟,談笑痛飲,勝利喜悅洋溢在整個隋軍大營內。

牛馬肉中的一部分來自王行本今天早上火牛火馬陣,這些“烈士”和南北岸戰場上的死馬、以及被殺死的重傷戰馬在戰後都被搬上了船隻,然後順著大梁水送了下來,累計起來足有六七千頭/匹。

另一部分戰馬是死在白巖城內外戰鬥之中;戰後,給了留守白巖城的楊善會犒勞三軍一半,剩下一半,也被送來湯河大營。

正值炎炎盛夏,肉食容易變質,根本就不經放,將士們將這些死去的牛馬、高句麗軍用來拉車的死驢和騾開膛破肚後,一律拿來煮了。

吃肯定是吃不完的,但只要煮熟烘乾,便是頂級的乾糧。

至於酒,實際也是行軍作戰的必需品,因為每逢征戰,將士們容易面臨糧草不足、傷病無藥醫的窘境。等到冬天,還要直面寒冷與飢餓的雙重困境;如此境況之下,酒漿就能發揮出十分有效的作用,它既能用來禦寒保暖,又能充飢,而且在無藥可用之時,還能作為應急藥物給將士消毒治傷,因而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酒漿就成了行軍必不可少之物;再加上這個時候的酒度數低、不醉人,所以朝廷並沒有專門下禁酒令。

禁酒令一般都是在朝廷、國家發生糧食危機的時候出現,並不是時時刻刻都禁酒。

當然了,戰爭沒有徹底結束的時候,一般都是限量供應,並不會讓將士們敞開著喝。

而楊集打仗,向來是快、準、狠,他當然不會攜帶大量的累贅一般的酒漿,可問題是他沒有,敵人有啊!

只要把敵人打敗、打死,一切都會有。

這一次也不例外。

隋軍沒有酒,但是東岸不遠處的白巖城有。

官當到楊集這種地步,且由於他在軍中有著無比崇高的威望,自然用不著一桌桌的勉勵;若他當真是去了,普通將官、士兵反而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吃啥啥都不香。於是便在中軍大帳內吃喝。

本來,楊集僅僅只是想和楊義臣等主將、行軍參軍邊吃邊聊軍務,然而涼州很多中高階將領都知道他的小老婆和女兵特別會做菜。這些母老虎每次隨軍出征,都會攜帶很多左料;而且她們多數時間都沒事做,每當楊集和將軍們商量軍情、打仗的時候,她們專門跑去山上禍害勐獸、禍害時令植物。待到軍隊停下來,她們就開始做好吃的了。

除此以外,他們還知道廚藝更厲害的人,其實是楊集的親衛統領朱粲,而花樣最多的,竟然是楊集這個親王。

他連牛癟、羊癟都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之事。然而久而久之,他們覺得這所謂的“百草湯”相當不錯,健胃、祛熱的是不是真的有,不好說。可它的的確確利消化、解膩。

這道火鍋菜的主味除了湯汁的味道,另外就是麻、辣;麻是不問題,只因花椒本來就是本土產物;至於辣,大隋雖然沒有辣椒,但是卻能用朱萸粉和辣蓼草汁沉澱粉沫代替,尤其是旱蓼的葉子、莖幹比辣椒更夠勁。

所以最後做出來的各種帶辣味的菜餚,仍舊是有麻辣味的。而隋朝及其之前的王朝因為有這兩種辣料,其實也不缺辣菜。只不過飲食習慣的問題,辣菜沒有那麼廣泛而已。

與之相比,純粹的燉肉、烤肉根本讓人吃不了多少,不久後又餓了。當涼州軍將官們“無意”看到朱雀衛在河邊過濾牛胃裡的草汁、清洗牛肚和腸子,便知道楊集這裡又有好吃的了。於是最後,中軍大帳前的空地上滿滿當當的,前來蹭飯的將官足有兩百多人。

楊集也被蹭飯習慣了,像這種場合,一般都會讓朱雀衛多準備很多。不過中軍大帳之內終究不了這麼多人,便將前來蹭飯的將官安排在外面。

裡頭,還是他想要宴請的人。

可是突地稽、度稽邊、賀比柯木托爾等異族大將吃不了麻辣,僅僅只是幾口下去,就暈暈乎乎的,像醉了酒一樣,他們徵得楊集同意後,都跑掉了。

大帳裡這一桌最後只剩下楊義臣和陰世師、涼州軍幾名大將。

但是這也符合了楊集的心思;因為他有件要事要宣佈,若是有了那些異族將領在,卻不好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集向楊義臣說道:“接下來的戰鬥由你來打。”

聞言,眾人紛紛放下手中酒碗,將目光看向了楊集。

“為國殺敵,乃是義不容辭之事。”楊義臣以為楊集說的是高句麗長弓嶺防線體系,立刻抱拳道:“大營有大王坐鎮,自是無憂。末將明日便率軍前去長弓道,會一會楊萬春。”

楊集明白他誤會了,微笑著補充道:“我說的不僅只是長弓嶺,還包括遼東城。”

楊集的行軍副總管是楊綸和宇文述、於仲文、李子雄、李景、崔弘升、楊義臣。

楊綸不但是親王等級的滕王,而且還是冀州州牧;他拿下蓋牟城和安市城和遼東半島部分地區,已經立下了決定性的戰功,日後論功行賞之時,文散官、武散官、勳官肯定都會升上一級。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楊綸只要跟著主力大軍當戰將就行了,不宜再單獨立下耀眼軍功。

宇文述打完這一仗,回京任職是肯定的了。於仲文也單獨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他只要和宇文述把大後方蕩平、守好,那就是大功一件。

李子雄到現在雖然說是寸功未立,但是他在這之前,卻是成功將高句麗主力之師牽制在遼水東岸,為楊集在北方的戰鬥創造了制勝之基。而楊綸為首的水師又是幽州軍,他完全能夠從這裡勻到很多軍功。到了關鍵時刻,李子雄又能顧全大局,及時派李景率軍馳援自己、派手上最後的五千名幽州水師將士去支援楊綸。所以在楊集看來,李子雄現階段的功勞,僅僅次於自己這個主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