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723章:勸諫皇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3章:勸諫皇帝 (2 / 2)

其實楊廣並不是很在意這起案件本身,他擔心的還是這起案件的影響力、以及所引發的後果,如今雍州府、京兆府給了一個明顯的方向,使案件的影響進入了可控的範圍,他心中已經鬆了一口氣。他現在感興趣的是調查報告那個隱隱所指,能否藉著這起案件,進一步向元氏和元

派施壓。

楊集蹙著眉思索了起來,他明白楊廣的意思,但卻不太贊成楊廣這個「將錯就錯」想法。

世家門閥的存在,的確把帝國分割成數個強大的陣營,對帝國的延續造成了威脅不說,而他們彼此之間為了利益的爭鬥,根本就不管國家利益、百姓死活。但是就目前來說,世家門閥將「臣權」和某些重要位子視為己有,他們彼此之間鬥爭尚可,可是他們絕對不願意讓楊廣和其他勢力插手進來,這也是他們當初反對武舉、反對科舉、反對教育、反對書籍推廣的重要原因。

畢竟官場上的位子有限,處於僧多粥少的局面,固有的各個派系尚且不夠分,他們為了一個太守、一個上縣縣令,鬥得難解難分的,又怎麼可能讓人口基數龐大的寒士參與進來呢?

而楊廣意圖扶持、並抱以殷切期望的寒士現在在官場之上,僅僅只是處於柔弱的萌牙之狀,根本經不起暴風雨的摧殘,即便有人當上了官、將領,但那也只是底層中的底層,還不能成為楊廣所依重的得力干將,更沒有實力與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博弈。

世家門閥根深蒂固,觸角遍佈天下,他們在楊廣強勢壓迫之下,對江山穩固、皇座穩定、大權在手的楊廣深懷戒意;要是楊廣親自下場,貿然參與各大派系鬥爭、插手某個派系的內部鬥爭,他們定然秉承唇亡齒寒的宗旨,逐漸抱團取暖。而不會分裂、或是針鋒相對。

若是事態到了這一步,楊廣除了皇族和寥寥無幾的寒士之外,還能靠誰?而皇族勢單力孤、寒士又沒有那份力量,又如何鬥得過把持地方、把持軍隊的天下世家門閥?

梳理於此,楊集先將自己的分析和顧慮說了一遍,又見楊廣陷入了思索,然後勸道:「太剛易折,太柔則靡,唯有剛柔並濟才是世間至理。這起案件使關隴三派疑神疑鬼、相互猜忌,卻也為阿兄創造了逐個擊破的契機。若是阿兄以皇權插手此案、干涉官員調查,並刻意將真兇引向元氏這邊,別人定然以為真兇就是阿兄,行刺的目的便是挑撥離間,故而,我認為此乃得不償失之舉。」

「待到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大可再針而對之,一一剪除那些有問題的官員。」

總之就是一句話,那就是你還得忍忍,絕對不能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要是你再這麼步步緊逼下去,甭說是關隴貴族三派了,便是關中士族、山東士族、河東士族、中原士族、南方士族等等勢力也要離你而去。

屆時各懷心思,國基動搖、天下不安,則大大不妙矣!

聽了楊集這番良言,楊廣也覺得單憑自己手上的力量,還不足以應對天下所有世家門閥,他默然半晌,向楊集頷首道:「我亦知曉輕重,不會胡亂插手司法的。」

說到這裡,楊廣忽然想到一事,頓時向楊集問道:「劉迦論既然在延安郡為禍地方,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理,要不你帶兵去滅了他?」

楊廣對楊集非常信任,這廝樣樣都能做得相當不錯,無論是軍事還政務都做得讓人無可挑剔,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文采都高人一等,說他是數百年難得一見之奇才,亦不為過。

唯一讓楊廣不滿意的就是現在人人擔心自己被裁、人人都因此忙得不可開交的;然而楊集這個尚書令是能不上朝就不上朝、能躲則躲;在他看來,或許參與早朝和處理國事,還不如在家陪媳婦兒子有意義、有價值,若是裁減了他衛王閣下,或許他還求之不得。所以目前的朝廷,像楊集這悠哉遊哉當大官的,完全就是絕無僅有。

楊集不滿道:「劉迦論只是一個小小蟊賊罷了,而我卻是一國尚書令,要是讓一國尚書令帶兵去清剿,那麼說出去,朝廷得有多丟人啊?依我之見,隨隨便便一個將領就行了。」

楊廣稍一思忖,也覺得此言有理,可是他仔細想了想

朝中諸將,卻又說道:「理雖如此!他們都有他們的事情任務,抽不開身啊!」

「我作為尚書令,我最忙。」在楊集看來,剿匪遠比兩軍對壘、遠比堂堂正正的大決戰麻煩和複雜,去的人多了,他逃入山林;去的人少了,非常容易被對方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反剿滅,聽到楊廣要把這個任務交給他,當即搖頭不答應。

「目前就你最閒,你不去誰去?」楊廣笑罵道:「金剛奴,你當我瞎眼了不成?現在滿朝文武就你楊尚書令最瀟灑,比我這個皇帝還會享受,給你個小小的任務又怎麼了?」

楊集眼珠一轉,說道:「延安郡太守是不是屈突通?」

「就是他!」楊廣奇怪的說道:「他怎麼了?」

「他就是最佳的剿匪將領!」楊集下了定義以後,立刻說出了理由:「錢益兄造反之時,高嶺壁一戰是決定整個戰局的關鍵;然而奇襲併火燒高壁嶺連營的屈突通卻因為殺敵過多,備受爭議,阿兄當時迫於時勢,不僅不晉升這名為朝廷立下大功的大將,反而以降職的方式,平息朝野的怒火。時間已經過去幾年了,過往已然慢慢淡去,我認為這員良將也該啟用了。」

說著,楊廣看了楊廣一眼,續道:「他是延安郡的父母官,有責任剿滅境內之賊。而這也是阿兄給這名良將的機會。」

楊廣想了想,便點了點頭:「就依你所言。」

楊集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楊廣知道他又是想偷懶,心說他既然瞧不起小小蟊賊,那就派他去打大的好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