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精心準備的晚宴,被這麼一攪合,氣氛完全變了樣,可是楊昭除了無奈,又能如何?即便他極力緩和氣氛,但是這場晚宴依舊草草收場,等到夜幕剛剛籠罩大地,參與宴會的客人便以宵禁為由,盡皆散去。
楊集和楊暕被楊昭留了下來,三人來到芙蓉池邊的一處臨水樓閣,靠窗而坐,窗外燈籠的燈火灑在水面上,微微盪漾的波紋閃爍著柔和光暈,空氣清涼,美景如畫。
幾名秀美的宮女跪在案几前沏茶,待到茶香四溢,楊昭將其斥退而下,提起茶壺給楊集和楊暕斟滿茶水,自己拈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懶洋洋的說道:「都不必拘禮,隨意就好。」
楊集就喜歡聽到這話,雖然在外人面前,對太子保持必要的禮節不會有損尊嚴,可是規矩一旦多了,宴會就會顯得十分虛偽,令人很不自在;但人生在世,誰也無法徹底擺脫這種虛偽的表演,即便是他和宰輔、太子、皇帝亦不能免俗。
楊集改變不了什麼,也沒有荒謬的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但是他卻可以不參與虛偽的應酬宴;當然了,主人家請他赴宴,也許只是出於禮貌,並不見得是真心,他去還是不去,或許別人都不在意。
「你又何必呢?」楊昭放下茶杯,苦笑著向楊集說道:「到底是自家人鬧得這麼僵,往後見了面都會尷尬。」
楊昭說的自家人,指的是替李玳圓場、發聲的駙馬李長雅,李長雅是遼東襄平人,八柱國、趙國公李弼之孫;早在北周時期,李弼就以趙郡李氏子弟自居,但究竟是不是,那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了。
李長雅在北周時期迎娶楊堅的女兒襄國公主,襲封河陽郡公,他剛才在李玳下不了臺時,多次出聲幫忙不說,還打算充當說客,企圖讓楊集和趙郡李氏結親,然而讓楊集懟得下不下臺,這也是宴會早早散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家人是自家人!」楊集笑著說道:「可是他這個趙郡李氏子弟,在剛才的問題上摻雜了太多權欲利益,那份情自然也就淡了。」
楊昭也知道楊集並沒有錯,畢竟趙郡李氏在這個問題上,顯得功利心十足,而李長雅這個駙馬又是站在趙郡李氏的立場說話,這也難怪楊集當他是外人、並且連半點面子都不給了。
「雖是如此,可那畢竟是趙郡李氏女呢!」旁邊的楊暕頗為遺憾的說道:「人家都白送上門來了,王叔竟然拒絕了,著實是可惜。如果換成是我,我先玩了一頓再說其他。」
「阿孩,你不是喜歡人婦嗎?何時換了品味?」楊集奇怪的看著楊暕,好奇的問道。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在阿耶棍棒教誨之下,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我現在不喜人婦了!」楊暕一臉嫌棄的接著說道:「王叔,你不能再以過去的眼光看我,真是齷齪之極。」
「那就遺憾了!」楊集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說道:「我本來打算把慕容伏允的幾個小妾送給你審問的,那幾人長得雖然不算絕色,也不太符合我們中原人的審美,可她們好歹也是吐谷渾大可汗的愛妾,想必是知道鮮卑人一些機密的。既然你的品味已變,那我也只好交給其他來審問了。」
楊暕一聽楊集是慕容伏允的愛妾,他態度大變,迅速忘記了自己剛剛說過的話,笑著嘴都合不攏了:「有道是「有事,弟子服其勞」,王叔既然有大事需要審問,侄子怎敢拒絕?但不知王叔何時送過來讓?」
楊暕品味獨特,他不僅喜人婦,而且特別喜歡地位高的人婦,至於對方美還是醜,他葷素不忌,連契丹大酋長的五十多歲的老孃,他照樣愛不釋手。
楊集樂了,笑著向楊暕說道:「那行,改天就我把「慕容伏允的愛妾」給你。」
楊昭不禁撫額長嘆:「阿孩在這方
面,當真是沒救了。」
楊集笑了笑,不再說話,其實楊暕這種特殊的癖好在這年代真不算什麼;只要楊暕不搶、不再禍害大隋百姓,他無所謂的。而且聽說這傢伙變好了不少,現在天天沉迷於研究莊稼;要是當真研究出產能高的新的農作物物種,大隋那就有福了。
喝了一口茶,楊集隨口問道:「大隋皇家圖書館運轉得如何了?」
為了讓寒士都買到廉價書籍、紙張,楊集建議楊廣在宗正寺下設大隋皇家圖書館,於各郡郡治設立房舍商鋪,專賣涼州印刷廠印刷的各式書籍和低價紙張,其職能有些類似於後世新華書店。但是這個大隋皇家圖書館卻直接聽命於太子楊昭。
這個連鎖書店的名字是「大隋皇家圖書館」,雖然好名聲也被「皇家」撈走了一大半,但是對於楊昭來說,只要經營好了,仍然是個撈取功績政績、博取好名聲的美差。
楊昭雖然比較繁忙,可是連鎖天下的大隋皇家圖書館從立意到運轉方案,皆是楊集一手包辦,甚至連書籍都送到了大興城;結果在建設和管理方面卻一股腦的塞給了他,這可是天大的人情呢。
楊昭放下茶杯,神情輕鬆的說道:「除了王叔主政的涼州以外,另外十三個州的州府和人品稠密的上郡郡治,都有大隋皇家圖書館了,下一步,我打算再向中郡普及。」
楊集又問道:「效果和反響如何?」
「效果和反響出乎預料的好!」楊昭笑著說道:「世家門閥固然視廉價書籍和科舉為洪水猛獸,恨不得燒掉各地圖書館,但是廉價書籍和紙張廣受寒士歡迎、青睞,所以他們想抵制卻也不敢抵制,不然就落打壓寒門學子讀書進學、阻礙孔孟之道普及天下的惡名。要是他們沒了好名聲,那還算什麼世家門閥?所以哪怕家家戶戶心裡恨得直咬牙,卻也不敢在圖書館這方面搞什麼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