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637章:國大民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7章:國大民驕 (1 / 2)

中原王朝自古以來都比較好面子,楊廣在這方面更是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雖然沒有動不動的打賞異族了,可是每年舉辦的元日朝會,仍然做得紅紅火火的,將整個帝都裝飾一新。而倭國,雖然它只是一個四面臨海的小國,但他們使臣遠渡重洋而來,不管怎麼說,那都是一件弘揚大隋國威之事,所以楊廣決定親自接見倭國使臣小野妹子。

但是楊廣並不知道倭國與他所猜的稱臣不同,而是打算和大隋王朝建立一個平等的關係,借這個平等的關係來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小野妹子實際上也不是推古女王派遣過來的,而是其國太子聖德以女王名義、偷偷摸摸委派自己的心腹小野妹子而來的。

之所以要偷偷摸摸的遠渡重洋,主要還是因為倭國內部鬥爭異常激烈。

倭國雖然在魏晉時期出現了短暫的統一,但是後來還是難以避免的陷入了動盪之中。第一階段的戰鬥是百多個部落在進行殺戮和搶掠,對社會破壞極強;以近畿大和地方為中心的部落豪族葛城臣、平群臣、蘇我臣、大伴連、物部連等家族為了迎戰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他們不但結為攻守國盟,而且還聯合組成一個統治機構,倭國的統一之路由此開始。

當第一個階段戰鬥結束,倭國內部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戰鬥,經過權勢更變、內部攻伐,中樞與地方豪強、大豪族各個集團間的紛爭也愈演愈烈,而葛城臣、平群臣、大伴連、物部連這些豪族在「盤井之亂」中逐一失勢,最後只剩下蘇我氏與物部氏兩大政治勢力繼續控制朝政展開鬥爭。而蘇我氏在開皇七年成功消滅了物部氏,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

自此之後,倭國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的戰爭,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從部落與部落間的鬥爭、變成了蘇我氏與王族的鬥爭。不過蘇氏馬子雖然權傾朝野,但倭國王族畢竟歷史悠久,在倭國民間擁有極大的影響力、深受中小勢力的擁戴,所以他也不敢推翻王族、取而代之。

他為了消弱王族的影響力,於是便和百濟結成盟友關係,然後再在國內推廣百濟的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從而使本土文化和王族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倭國的太子聖德太子為了擺脫蘇我氏的掣肘,藉助從百濟傳來的中原文化思潮,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把固有的豪族聯合政權改成君主專政制。但蘇我馬子勢力過於強大,使得聖德太子的努力收效甚微。

聖德太子的師父、高句麗僧人慧慈眼見太子勢弱,便教導聖德太子:「大隋官制完整,國勢強盛……」聖德太子受此影響,於是決定把重振王權的希望放在大隋王朝身上。他認為如果能夠得到大隋王朝的認可,並且以女王的名義和大隋王朝建立對等的外交關係,倭國將會獲得遠高於百濟的「國際地位」,一旦隋朝向蘇氏馬子的後臺百濟施壓,蘇我馬子的權勢和影響力也將因此受到沉重的打擊。….

與此同時,推古女王和聖德太子主導的王族勢力為了提升影響力、威懾力,多次打出了恢復任那勢力的旗號征伐新羅,然而每次都是出師不利、無功而返;這樣一來,他們不僅沒有達到既定目的,反而更一步挫傷了王族名聲。在這個方面,聖德太子為了彌補軍事力量不足、解決新羅這個外敵,依然把希望寄託在大隋王朝的身上,他打算透過建交後的大隋王朝,向新羅國施加壓力。

為了達成這兩大戰略目的,他任命親信小野妹子、鞍作福利為使,以求訪佛法之名,帶領一批學者與僧人入隋,向大隋遞交由他親手偽造的國書。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楊廣心中有一個水陸並進的遠征高句麗的作戰計劃,而楊廣防止王世積為首的水師的悲劇重演,不僅聽了楊集「以百濟北部為登陸點」的建議,還透過雙方使臣與百濟武王扶余章取得了聯絡。

百濟和大隋周

邊所有小國小族一樣,都存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思,一門心思要抱大隋的大腿,但由於山高路遠之故,遲遲無法令兩國的關係進一步擴大,而今,隋朝主動找上門來,扶余章自然欣喜若狂。

在他看來,只要跟在強大的大隋屁股後面,就算他們百濟吃不到肉、肉湯總會是有的,而且有了大隋的支援,他那不太穩定的王位也將穩如泰山,所以忙不迭的表明態度,說是大隋水師不管在哪兒登陸都行,此外他還願意為隋軍提供一定的糧食。

雙方為了增進了解、加強信任,使臣往來不絕,這也使隋朝高層更加精準的知道半島三國恩怨史;而百濟和倭國的關係、倭國兩大勢力的鬥爭,也因此順帶的知道了。

「聖人宣倭國使節小野妹子、鞍作福利覲見!」翌日一早,一名禮部官員在宮城正門則天門外,向倭國使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拱了拱手。

對方固然是異國使臣,可是禮部這名小官卻絲毫沒有恭敬的意思,原因是「老外」在大隋的地位相當卑微。

因為大隋的強大,不僅統治階層以博大胸懷、不屑一顧的目光看待外國人,便是隋朝普通百姓也充滿著民族自信心,雖然大隋沒有鎖著國門不準外國人進入,但是大隋王朝卻禁止外國人娶漢家女為妻妾、或者以其他方式冒充漢人,如果沒有隋朝的戶籍證明,就連漢服都不能穿。

這是什麼?

光明正大的種族/歧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