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們擺好陣容,不約而同的取出戰弓,並且將箭失含在口中,做著出了第一波奔射的準備。而對面的隋軍騎兵放棄了騎兵的速度優勢,一步步的徐徐進兵,似乎準備與他們打弓箭戰。
尼洛延見狀,徹底放心了,他勐然吹起了骨笛,令正面的騎兵士兵加速前進,讓彼此距離越來越近。
四百步!
三百步!
兩百步!
一百九十步!
……
近了!
看著巍然不動的隋軍士兵,尼洛延眼中閃現熾熱的光芒。
吐谷渾從立國到現在,中原王朝九成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內戰之中,而戰爭也使涼州、雍州許多出色工匠就近逃入吐谷渾避難,他們帶來的技術,使吐谷渾的武器裝備得以發展。如今吐谷渾最犀利、射程最遠的弩即是中原以前特有的床弩,騎兵使用的騎弓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步左右,射程要步兵用的步弓要近一些,但是開弓所用的臂力比較小,這也使續射能力大幅上升。
等雙方間距進入一百三十步左右之時,尼洛延突然發現隋軍士兵竟然取出了上好弦弩。
從秦朝起,強弩的射程便壓著弓箭一籌,隨著科技發展,弩在戰鬥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了,漢朝李陵便是憑藉漢朝大黃弩,愣是以五千之眾力敵十萬匈奴大軍,甚至還殺傷數萬。隋朝的達奚長儒、李崇也是憑此殺敵無數,最後沒有了箭失,才被迫與突厥大軍打肉搏戰。
發展到現在,隋軍在打仗戰鬥中,弓弩手向來被列在第一戰鬥序列,與敵相距三百步時,用伏遠弩射擊,再近則是用射程短一些的擘張弩,再近是角弓弩射擊,百步之內才是弓箭手射擊。這些狠傢伙在戰場上一口氣打出去,簡直就是全方位的轟炸。
“不好!”他脫口而出的叫了一聲,心寒膽裂的吩咐道:“散開、快散開!”但為時已晚,只見弩箭越空,漫天箭失如同飛蝗一樣,越空襲來。
頃刻之間,隋軍正前方的吐谷渾騎陣,數以百計計程車兵慘叫著中箭摔倒,使這個騎射陣中間一帶瞬間空了不少。
尼洛延心疼之餘,驚喜的發現傷亡遠不如他所想象中那般慘重,稍一沉吟,便明白隋軍士兵用的不是可怕的伏遠弩,而是威力遠遜伏遠弩數籌的擘張弩、或角弓弩。他立刻高聲呼道:“這是單發弩,威力不大,前軍加速前進,兩翼包抄過去。”
他命令一下,吐谷渾軍立刻遵命而為,然而面對的隋軍卻調轉馬頭,加快速度撤退了。而且隋軍士兵配合默契,前後兩軍各為一個作戰體系,第一梯隊放了一波箭失,一條線也似的一分為二,迂迴著撤到後軍背後列陣,他們為了方便逃跑,使兩軍形成了背朝背的模樣。後軍放了一波箭失,亦如前軍那般分散、再列陣。….這下子,兩軍都擺出了正確的逃跑姿勢,馬屁股一律朝著吐谷渾騎兵。
當吐谷渾三支千人隊聯成一片之時,卻圍了一個寂寞!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方卻交替了幾回,弩箭接二連三的射了過來,輕輕鬆鬆的帶走了他們五百餘名士兵。
在吐谷渾士兵繼續前追的時候,隋軍士兵始終沒有停下腳步,他們一邊撤退,一邊熟練老道的在馬背開弓上箭,然後扭身扣動括機、發射箭失。
隋軍人數不多,但是他們的騎術非常好,弩的射程也遠在他們之上,就是這幾十步的射程優勢,掩蓋了一切不足。他們連一個隋軍士兵都弄不死,隋軍士兵卻幹掉了他們五百多名士兵。
尼洛延看得又驚又怒,隋軍竟然用了和他們一模一樣的戰術,讓他有一種想要仰天長嘯、吐血狂叫的衝動,他太瞭解這個戰術的厲害了,這個戰術因為距離優勢,使被打一方永遠處於被動的局面。
但是他的軍隊如此追了近兩裡,追究是迫使隋軍聯成一軍了,而他的軍隊也將容形拉寬了,導致隋軍給他們造成的傷亡也慢慢變少,於是怒著下令:“前軍繼續吊著追擊,另派兩支千人隊加快速度,從左右包抄上去、射死他們。”
“加速撤回大營。”宗羅睺見敵軍改變了戰術,無奈放棄了這種放紙鳶戰術,畢竟兵力上的差距擺在這兒,而且弩箭安裝繁雜、不如弓箭那麼直接,在上箭、回身射擊之時,敵軍終究是把距離拉近了,若是再這樣下去,他們定然逃不掉被圍殲的命運。
不過這一番射擊,有了七八百的戰果,也成功的激怒了吐谷渾上下,算是開了一個不錯的好頭。
“全軍追擊!”尼洛延見隋軍果斷的逃走,大喜的下令道:“將他們殲滅在村落之中。”
————
.
碧海思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