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604章: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4章: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2 / 2)

冥水即是後世的疏勒河,這條河亦是發源於

祁連山脈、一半在敦煌、一半在吐谷渾,它在漢朝到六朝時期的名字是籍端水,早在元鼎六年,漢武帝就把大量百姓遷徙到冥水流域生活,而中原王朝對敦煌的開發、治理、實際統治,也由此正式開始。

這條大河位於張掖福祿縣境的北大河以西、敦煌郡敦煌縣境的甘泉水的中間,而楊集提到的冥安古鎮位於冥水西岸,距離甘泉大營只有四五十里路,張定和若是率領一萬五千名精騎駐紮在那裡,兩邊都可以兼顧得到。

雖然該鎮距離福祿營有兩百多里路,但福祿營那邊,楊集其實並不太擔心,一是它距離當金山敵軍有將近千里路,慕容邕不大可能捨近求遠,二是福祿縣北大河與吐谷渾託來河的分水嶺、河谷十分險峻,騎兵根本無法行軍。

所以關鍵還是甘泉大營。只因甘泉水的分水嶺、河谷比較平緩,騎兵可以來去自如,而且敦煌郡現在對於隋軍太過重要,如果自己是慕容邕,楊集也會選擇襲擊甘泉大營,而不是遙遠險峻的福祿營、亦或是同樣險峻的冥水流域。

「喏!」沈法興應了一聲,匆匆離開官署。

「從當前局勢來看,我軍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若是再這樣下去,我們會變得更加被動,只要我們在正面戰場上取得戰果,敵軍的陰謀詭計都施展不了。」楊集對一干文武說道:「諸位,我準備正式向對面的敵軍發起猛烈的攻勢!這樣,既是減輕麥、宗二將的壓力,也是減輕甘泉營、福祿營的壓力。」

「末將附議!」

「卑職附議!」

眾文武紛紛響應。

楊集目光看向守在沙漏旁邊的陸從典,問道:「陸從事,現在是幾時了?」

陸從典看了看沙漏,拱手道:「回稟大王,現在是未時五刻。」

楊集聞言,默默地思索了起來。古人將一個晝夜劃為十二個時辰、九十六刻,等於是兩個小時的一個時辰共有八刻,一刻約是後世的十五分鐘。陸從典說的未時五刻即是下午兩點十五分鐘左右。而這邊天黑的時間,要比內地晚一個時辰左右。也就是說,今天白天至少還有五六個小時。

而當金山軍堡內的隋軍士兵、工匠時刻都在為戰爭準備著,各種物質早已準備妥當。只要他一聲令下,將士立刻可以出發。

這麼一一對照下來,楊集覺得今天行軍的話,他們完全可以開到吐谷渾大營十里之外,並且還能紮好營寨。

想到這裡,他立刻向眾文武命令道:「既如此,大家都下去準備吧,半個時辰後,立刻向東推進。」

「喏!」眾人依令離開,迅速奔向自己的官署所在,準備開拔行軍。

瞬息之間,這個在雪地裡十分沉寂的軍事堡壘,鐘鼓齊鳴;變得異常熱鬧起來。

。。。。。。

隨著楊集一聲令下,隋軍打破了大隋王朝和吐谷渾的「默契」,主力大軍士氣高昂的越過雙方預設多年的「中間線」;強勢的沿著山谷向東南方向進軍。背靠疏勒南山紮下了行軍大營。

隋軍大營長約五里、寬約兩裡,營盤之內帳篷整齊,士兵居住的營房區、醫護營、輜重營、牲口營等區域條理分明、井然有序。

朝著吐谷渾軍營方向正前方旗幟招展,位於正中的最高的大旗是「隋」字大旗,大旗左邊是赤色描金的涼州軍旗,右邊是玄色的楊集的帥旗,「衛王楊」三個大字也道明瞭此軍主帥的身份。

楊集的帥旗和父親的帥旗一模一樣,同時也是向敵軍表明開國衛昭王雖已作古,可他的兒子楊集,始終秉承著著衛昭王鐵血般的尚武精神、鋼鐵般的軍魂、無堅不摧的頑強意志。

這幾十年以來,這面帥旗不出現則罷,一旦出現在戰爭前沿,那就意味殺戮即將展開。

楊集第一次與突厥汗國大軍正式作戰之時,狂妄不可一世的貪汗可汗看到這面帥旗,直接嚇得魂飛魄散、調頭就走,由此也可見楊爽是何等的恐怖。

時至今日,楊集不僅坐穩了新一代衛王之位,而且還將父親的鐵血之風發揚光大,也能昂首挺胸、心安理得、堂堂正正的打起「衛王楊」這面旗幟了。

在大營之外四個方向,都豎起了—丈來高的營柵,營柵之外挖了一道壕溝,為了防止敵軍偷襲,還在壕溝內鋪設了用繩索串起來的鐵蒺藜陣,而營柵之內,另外還圍了—圈兵車。而在營盤四邊,又各自豎起三座哨塔,士兵們站在哨塔上,可以清晰看到附近的狀況。

一切的一切,都佈置得井井有條、整齊有序。這也使明明是行軍大營的營盤,充滿了扎硬寨、打死仗的風格;面對楊集佈置的刺蝟一般的大營,吐谷渾士兵若是膽敢玩偷營劫寨的把戲,勢必死得很慘。

東南方數里之外,是吐谷渾大營。

和隋軍行軍大營不同的是,這個連綿十多餘裡的大營與隋軍當金山軍堡十分相似,被吐谷渾士兵修成了一座城堡,用石塊壘起的城牆十分堅固,隋軍若是將之拿下,必須像攻打城池—般去攻打。

隋軍的到來,使吐谷渾士兵變成十分警惕,士兵們紛紛進入了自己的戰位,密切的關注對面隋軍大營。

天將暮,楊集在百名親衛的簇擁下,緩緩地策馬來到一處低矮的山崗之上,凝視著數里外的吐谷渾大營。對方的軍營一如大隋的城堡一般,就像是一條橫亙在山谷中的巨龍一般。

從城上的整齊的崗哨、箭垛便能看出吐谷渾已經學到了中原守城之法,至於是確有其事、還是圖有其形,還得用戰爭來驗證。不過面對這樣一座「堅城」,楊集也需慎重對待才是。

看了這座如若羌寨一般的高牆半晌,又看了看兩營前空曠平坦的雪地,他翻身下馬,向隨行的張出塵要來筆墨紙硯,揮筆寫了一封信、蓋上自己的印章。封好後,遞給了朱粲:「老朱,將這封信射入敵營。」

「喏!」朱粲接過書信,單人只馬的向吐谷渾的大營奔去,這時,一隊吐谷渾哨騎從側面迎了出來。

朱粲張弓便是一箭,將綁著信件箭矢射向對方,他也不廢話,調轉馬頭便奔了回來。吐谷渾士兵也不追趕,一名士兵下馬拾起箭矢,見上面有書信,便交給了主將,然後一起向半開著的大營營門行去。

楊集看得真切,淡淡的說道:「回營!備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