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594章:六親不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4章:六親不認 (2 / 2)

楊集也被弄得煩了,他淺飲了一口茶,盯著晶瑩剔透的白玉茶杯半晌,才抬眸向楊玄挺說道:“我畢竟是個地方官,不能干涉朝堂事務,尤其是人事任免方面,我要是指手劃腳,那就是幫倒忙了,結果對誰都沒有好處。文思公現在是民部尚書、玄感兄是禮部尚書,他們都是朝堂重臣,為國薦才乃是盡有之責,兄長又何必捨近求遠?若是兩位尚書一同上疏,我覺得這事兒多半求得下來,那時還會成就一場佳話。”

一番話連打帶消,幾乎將楊玄挺和楊積善盡數堵了回去,讓他們讓眉心直跳、啞口無言。

凌敬則是聽得眼眸發亮、暗自叫好!論家族,楊集已經提出楊家的錯誤,交給出良方。楊玄挺無計可施,便動之以情,然而楊集的推拒、推薦,盡皆合情合理、無從挑剔。

楊積善城府不如楊玄挺深沉,聽得心頭不痛快,目光從楊集身上移向兄長,冷嘲熱諷的說道:“兄長,人們都是大王都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我原先還不信,今天算是長見識了。聽說齊王犯法,還是大王向聖人陳說的。”

這話一出,廳中氣氛一下子冷肅了幾分,而他這番陰陽怪氣,分明是拿楊暕為例,指責楊集六親不認。張出塵美眸冰寒的盯著楊積善,心頭生出一股濃濃厭惡和殺意。

以前她怎麼就沒有發現楊積善怎麼這般可惡呢?若她早知如此,就該毒死這混蛋玩意兒!

“高祖文皇帝和文獻皇后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秉公執法,他們在秦王俊、蜀王秀犯事之時,他們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是手把手教出來的門生,因而舌秉承先帝、先皇后之遺志,將齊王犯下的錯誤如實相告,聖人明察秋毫、賞罰公允、依法論處,並且對我盛讚有加!”楊集臉色變得冷峭起來,他向楊積善沉聲道:“若你覺得高祖文皇帝、文獻皇后教得不好、聖人處事不公、我做得不對,大可回京和聖人理論理論!”….這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有理有據;張出塵只聽得玉容染緋、明眸水光閃爍,痴痴看著鋒藏於內、意發於外的阿郎,只覺心尖兒發燙、引起心湖起了一圈一圈漣漪。

可是楊積善聽在耳中,卻是感到一股獵獵殺伐之氣撲面而來,背後更是冷汗涔涔。

凌敬臉色鐵青,冷漠的“打了個圓場”,澹澹的向楊玄挺道:“玄挺公子,惠伯公是就此沉寂,還是得出為相,終究還是由聖人做主;做臣子的,豈能替聖人作主?”

這話加上楊集之言,更俱駭人的煞氣,楊玄挺心頭凜然,再也沒有絲毫辯駁言語,訕訕一笑道:“凌先生言之極是、正是這個道理,我們並不是說作主,而是……”

而是什麼?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只因楊積善把良好氛圍弄僵了,此刻他再怎麼彌補,都有蒼白無力。

楊積善終於回過神來,也意識到自己一時衝動,壞了大事,瞥了楊集一眼,正好對上對一雙明亮目光,只是目光不再柔和、而是變得鋒芒畢露。和他對視時,感到—陣心季的殺氣逼來,他不敢對視,畏縮的垂下雙眼,拱手低聲道:“大王,我愚昧無知,不想曾還有這麼一番道理,過失之處,還望海涵。”

“無妨!”楊集澹澹一笑,向張出塵吩咐道:“出塵,去吩咐後廚備上酒席,我要與玄挺兄長一醉方休。”

這話說得似乎沒有將方才發生的事兒放在心上,但楊玄挺聽出了楊集不歡迎、不宴請楊積善的意思,但是這與一道轟走自己又有什麼區別?即便賴著留下用飯,那也是大眼瞪小眼、令人更加厭惡。

連忙起身推辭道:“大王厚意,本不該拒,然而我們兄弟已有安排,已經和友人約好一起看張掖夜景,不好失信於人,就不在這兒用飯了。”

楊集又“客氣”的挽留幾句,終究拗不過楊玄挺,只能“遺憾”的親自將他們送出大門。

等到楊集在門口客套完畢,徐步返回會客廳時,竟爾發現大廳之中除了凌敬、張出塵之外,蕭穎、柳如眉、裴淑英和楊善會、韋雲起、沉法興、朱粲、宗羅睺也都來了。

對此,楊集也不意外。

凌、楊、韋、沉、朱、宗等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宅子,不過他們都是確定要隨軍出征的人,故而昨天就已經和家人告別、住進王府一直給他們保留的宅院之中,以便及時聽命和溝通。

蕭穎、柳如眉、裴淑英、張出塵是他們的“主母”,加上大隋的男女之防不像宋朝那麼殘酷無情,故而大家都很熟悉、處得和一家人一樣,一起議事、一塊吃飯更是常有的事兒。

“郎君!司徒生前對你有授藝之德,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啊?”蕭穎等人已經聽了凌敬、張出塵簡單的介紹了會面的過程,以及楊家所求、楊集所拒;未免麾下文武誤會丈夫是個薄情寡義之人,便故意當眾提了出來,好讓大家知道丈夫真實用心。

“我也不想的!可是楊家太可怕了!”楊集搖了搖頭,苦笑道:“如果僅僅只是利益之類的,那也就罷了。可楊家子弟,無時不刻不在挑戰聖人底限,我要是與他們交往過深,那就是拿命陪他們在刀刃上跳舞。”

“大王說的是。”凌敬贊同道:“一個人要是持身以正,或許最初容易遭人詆譭、非議,但從長遠上說,只有好處而無半點壞處。”

現在的隋朝已經面目全非了,楊集也不知道楊玄感會不會造反,可他們正一步步敗皇帝心中好感;一旦皇帝好感盡失,那就公事公辦、給楊家小鞋子穿了。

到那時,誰也不敢保證楊玄感老實而沒反,所以最好還是敬而遠之為妙!

楊玄挺、楊積善來張掖見他的事情,絕非什麼大秘密;楊集未免受到牽連,當天便放出了風聲。

使他們求情吃軟釘子的訊息,不脛而走。 .

碧海思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