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城外的三座大營就是三座城堡,裡面的營房、官署、點將臺都是永久的固定的建築物。北大營的中軍官署之內,楊集坐在主位之上,等眾將紛紛入座,將目光看向了坐在靠近門口的程咬金,說道:“程將軍,涼州的政策是軍人為上,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涼州軍方絕對不會讓將士們帶著對家小的擔心上陣。我已經和兵曹官員打過招呼了,兵曹將會用家屬的標準來關照你的家小,你不必為了家小之事擔心。”
程咬金前天就向跑去楊集家裡報到了,楊集為了讓他適應軍隊生活,就安排他來捷勝軍當一名檢校旅帥。不過程咬金沒有絲毫作戰經驗,楊集並沒有給他帶兵權力。畢竟每支軍隊都有成熟的作戰模式,尤其是捷勝軍這種精銳之師,作戰方式比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嚴格和困難,若是隨隨便便就給一個‘插班生’實權,既是對軍隊不負責,也對其他將士不公平。
所以程咬金名義上雖然是個檢校旅帥,可他除了自己帶來的十名親兵之外,連一個兵都沒有;目前主要是協助韋雲起處理軍務、學習帶兵本事、熟悉作戰模式。
若他奈不住寂寞、沉不下心,那楊集也沒有辦法了。
程咬金武藝高強、飽讀兵書,在濟北更是郡中一霸,他對於楊集的安排,最開始的確有些不滿、不爽。可是進入軍中之後,方才知道軍隊和兵書上講說的不一樣;捷勝軍日常訓練方式、訓練專案的用途,同樣讓他一頭霧水。而他引以為傲的武藝,在這裡根本沒有特別的優勢。
更讓他想撞牆的是,前天下午入軍之時,被韋雲起安排的一伍普通士兵(5人)考驗,這種考驗正合他的心意,他本想借機證明一下自己的不凡,不料他們在軍營內、所佈置的特殊環境中“作戰”時,他竟然被對方輕輕鬆鬆弄“死”了十多次。
實際上,這是楊集專門為心高氣傲的少年武將所準備的科目,起因是衛二代開始也像程咬金這麼狂妄、不甘;結果都被普通士兵收拾得十分悽慘;事後,人人都變得服服帖帖。
程咬金自然也不例外。
他又不傻子,“死了”那麼多次以後,終於心服口服了;當他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一切,才發現自己在軍營之內,屁都不是,需要學習的東西多不勝數;於是老老實實的跟著學習。
此時聽到楊集第一個問的人是自己,而且還著重關照了他的家小,他心中感激萬分,連忙起身行禮道:“大王之恩,末將銘記於心。”
楊集對他十分,自也知曉他在軍營中的事蹟和變化,又問道:“在軍中還習慣吧?”
程咬金搖了搖頭:“說真的,末將不大習慣!”
楊集不解道:“卻是為何?”
“大王!”程咬金拱手一禮,面帶苦色的說道:“每名將軍,都是戰功赫赫、功勳卓著之士。唯獨末將身無寸功,和大家坐到一處,末將如坐針氈、壓力巨大,真希望早點宰幾名敵軍士兵,這樣也有臉皮和大家坐著說話、喝酒。”….眾人聽他說得有趣,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楊集亦是笑了起來。程咬金的情商真是讓人沒話說,既是捧了眾人一把、拉近了關係,又表明作戰和立功的意願。
難得的是,他這番話不管是正著聽、還是反著來聽,都毫無做作的痕跡。
“程將軍,我能理解你為國建功的拳拳之心。”楊集介紹道:“捷勝軍每一名將士都是從百戰之軍中挑選出來的強者,任何一名將士都是以一當十的悍卒,加上精良的裝備,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經過幾年艱苦訓練,這支軍隊已是魏武卒、陷陣營、虎豹騎一般的強軍。”
“在即將開展的戰役之中,肯定少不了捷勝軍。你只管保持旺盛的精力、努力學習捷勝軍的戰法,根本不怕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末將遵命!”程咬金大喜過望,他的心眼比較多,雖然楊集早在重逢當天便邀請他從軍、參戰;可那是沒有人見證的私下“承諾”,這讓他多少有些不放心,如今楊集當著眾將的面說,自然是雷打不動的事兒了。
官署內一些將領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程咬金,他們也想參加這場戰役,但卻不能,他們必須留下來坐鎮。
楊集將這類將領的遺憾神情看在眼中,不過他也只能裝作沒有發現;張掖郡畢竟是涼州的大本營,而境內又有祁連原、北大河河源兩個對峙點,他要留下一些將士以防萬一,不能一次就把主戰之軍調個乾淨。
楊集向眾人說道:“我們在當金山口大營部署了三萬主戰之師、一萬名來自鄯善的屯田軍,加上一萬五千名捷勝軍、以及麥鐵杖的軍隊,總兵力計有六萬人。從最新的情報上看,吐谷渾在西部戰場共有十二萬兵力,加上當地牧民,對方兵力不少於十六萬;但是吐谷渾在北大河的對峙點、蘇幹諾爾湖一帶、甘泉水(黨河)和野馬河交匯處分別部署了一萬精兵和一萬牧民般的控弦之士,這麼算下來,主戰場上的敵軍其實只有十萬人。”
“我軍雖然比吐谷渾少了四萬人,可是將士們的戰鬥力、作戰意志、士氣、精良的武裝裝備,足以彌補兵部上的差距。未免勞民傷財、影響春耕,我並不打算增兵。”
說到這裡,楊集看了李大亮一眼,續道:“大亮,當金山口距離北大河河源大營約有九百里,我軍河源大營那一萬名戰兵,應對吐谷渾兩萬雜兵,綽綽有餘,但是這個對峙點暫時不要開戰,維持現狀;等我破了敵軍的當金山口大營,恐慌情緒不用五天時間,就會傳到對峙點。”(注)
“開戰之初,我就會派‘人’第一時間通知你們,你和獨孤平雲可將樂涫鎮五千駐軍調入大營;你們可以根據敵軍情來決定進攻時間,勿須專門詢問我。當我率軍抵達你們那個對峙點之時,頂多就是開戰後的第八天。”….“我有一個要求:你們必須在我開戰以後的第五或第六天拿下那支敵軍,然後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精神、充足的糧草物資與我會師,並且擔起防禦、警戒的任務。唯有如此,以我為首的主力大軍才能得到好生休整、才能在第二天繼續作戰。”
楊集所說這些,也是西部戰場作戰主思路,至於箇中變化,只能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了。
一些未曾跟著楊集打起仗的“新秀”聽了這些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望著楊集的目光裡,又是震驚、又是崇拜。
大家都知道吐谷渾當金山口大營、蘇幹諾爾湖大營、甘泉水和野馬河交匯處的大營,呈現出直指西部的箭頭之勢;前者的目標是當金山口隋營,第二座抵擋且末方向的隋軍,第三座對應的物件,則是甘泉水下游的敦煌軍。
後兩者各自距離吐谷渾當金山口大營不足百里路,也就是說,楊集為首的六萬隋軍士兵,如果破了擁有十萬兵力的吐谷渾當金山口大營,立刻又要迎戰一路、或許兩路大軍。
然而楊集給自己預留的作戰時間,竟然不到三天。真不愧是大隋戰神、軍神啊!
這得擁有何等的氣魄?
這是擁有何等的自信?
“末將明白了!”李大亮沉聲應道:“若是完不成任務,末將提頭來見。”
楊集點了點頭:“你有什麼要求,現在儘管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