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楊廣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清洗完一批後,他讓廉政司將戰鬥進行到底、繼續徹查仍舊龐大臃腫的閒官群體,他誓要裁汰冗官冗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實在是太賺錢了。
閒官群體被北魏、西魏、北周、大隋養了百多年時間,早已是一頭頭肥頭大耳的大肥豬,宰了一頭就得到難以想象的財富,這次他一次性宰了一萬多頭,除了歸還苦主那部分,國庫還進賬近千萬貫錢,奇珍異寶、地契、田產更是多不勝數。
這令人震驚的巨大收穫,也讓楊廣覺得楊集說得半點沒錯,這世上沒有什麼經營方式比明搶來錢快。那些貪官狗官的錢財主要是靠貪墨、或者掠奪百姓而來,楊廣乾脆抱著「豬養肥了就要宰」以及「為民除害」的原則,明搶他們,動起手來,更是沒有絲毫心理障礙。
這筆橫財也使驍果軍的訓練費用、武器裝備、軍餉全部有了著落,根本花不到國庫一文錢。
楊廣有了錢,又不安分了。
他考慮到大隋與高句麗未來必有一場大血戰,大隋要想滅了高句麗,不僅要派大量的軍隊,還要把足夠的糧草物資送到前線,但是十分關鍵的長約四百里的遼西走廊異常難行,一到雨季,輜重大軍就無法通行。
楊諒和高熲當年在陸上的失利,就是輜重軍因為遼西走廊路途遙遠、崎嶇難行、氣候苦寒、雨水不斷,導致他們無法將糧草送到前線。而抵達遼西的戰兵逢暴風雨,不僅補給困難,還使患病將士得不到有效治療,慢慢就出現了席捲全軍的瘟疫,最終導致這場聲勢浩大的遠征,尚未開戰,將士們損失殆盡。
若是無法克服運輸難的問題,大隋日後遠征高句麗之時,也將非常困難,所以在遼西走廊之上修條平坦、寬闊、結實的官道,乃是勢在必行之事。
而且大隋在遼西走廊東邊有了漠州郡、遼西郡(遼州),朝廷要想加強對這些地方的控制、加強走廊兩邊的溝通,遼西走廊也得有一條便捷的官道方可,不然那邊忽然爆發戰爭,幽州這邊根本應援不及。
所以不管是出於戰爭因素考慮、還是出於對國土掌控的考慮,朝廷都必須把這條修出來。
楊廣有了這個想法後,便把遼西走廊這個大專案立項了,整條官道走向、路面、沿途關卡,全權交給工部設計,然後再分段承包下去。
朝廷和地方官府的責任,如同修河運時一樣,朝廷下派的官員負責監管,地方官府負責配合施工單位,等到驗收過關,再給錢。
而養尊處優的一萬兩千多名閒官、以及因為涉案而被緝捕的人,成了開採石料、燒製路磚的免費勞力,至於對方年紀是否大了,通通不管。這年頭的犯人被勞役至死是常有之事;哪有什麼人情、人道可講?
。。。。。
午後的張掖城上,陰雲彌密佈天際,經過一陣令人壓抑的蓄勢,天上嘩啦啦的下起了雨夾雪。
城外官道上,一支不足五十人的騎兵正在白茫茫的大地上賓士,踏碎一地霜雪,朝南城城門疾馳而去。
這隊騎兵的裝束和守城士兵不一樣,他們身著比較粗製皮甲,狹長橫刀掛在馬脖子上,整張臉都被布帛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渾身上下只露出一雙攝人心魄、血絲密佈的眼睛,殺氣凜凜,一看便知是邊關百戰老兵!
城門口,守城隊正剛想將他們攔下,可那隊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瞬間就衝到他們面前,那名首當其衝的隊正頓時嚇得臉色發白,可是想躲已經來不及了。
就在他驚懼的閉上雙眼等死之際,最前面那名騎士提起馬韁、兩腿一夾馬腹,那狂奔烈馬便呼嘯著那名士兵頭頂上了躍過去,後邊騎士迅速分開,毫不停留的從他身邊穿過。
隊正呆愣了許久,才發現身邊地上有了一個閃閃發光的令牌,拿起一看,上面刻著「鄯善薛」三個字!
「這是第幾批了?」隊正望著那隊殺氣騰騰的騎兵遠去,而目標正是州牧府方向,扭頭問著身邊計程車兵。
「這是今天的第五批!」士兵說完,又說道:「隊正,昨天一天,一共來了二十多批邊關守軍。」
「邊關大將紛紛返回,難道大王準備開戰了?」另一名問道。
聞言,守城士兵盡皆露出了興奮之色,這些將士並非是不經戰事的擺設,他們都是因為精兵簡政,從一線部隊「暫時」退役下來的老兵。平時的訓練強度雖然不如正規軍、主戰之軍,可是也比中原的府兵、郡兵(州兵)強。
一旦朝廷有需要,他們隨時都能上戰場。正是因此,所以那名隊正嚇了一跳之後,臉色很快就恢復了平靜,若是換成普通人和新兵,此刻恐怕早已尿褲子了。
他們這些老兵,對戰場、建功立業的嚮往,不亞於任何一支軍隊。
一聽同僚這麼說,都興高采烈起來。
隊正自然也感到事態不尋常,不過他畢竟是一名老兵,知道什麼能議論,什麼不能議論,便呵斥道:「都把軍紀忘了嗎?休要胡說八道、休要亂議論。」
「喏!」士兵應了一聲,不敢再說什麼,各自回了自己的崗位。
不久,城外遠處,又有一支殺氣騰騰計程車兵冒著雨雪,飛馳而來。
守軍見狀,眼睛更亮了。雖然他們不敢議論,可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底了,暗自想道:估計大王打算開戰了;就是不知大王瞄上了哪個倒黴鬼。
——————
【本章是個過度章,主要是對前面,進行交待、收尾。】
(本章補8月22日,8月還欠勤4天。求月票、推薦票!)
為您提供大神碧海思雲的《大隋主沉浮》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572章:大動干戈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