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楊集帶著涼二代在東北立下大功的訊息傳回涼州,整個涼州軍事系統都洋溢位了一股躁動的氣息。說白了,是涼二代的父親們心高氣傲,他們既為兒子有出息而高興,又怕兒子超過自己,所以他們心頭就有些不安了;每個人都希望楊集回去,帶領他們再創佳績,如此,即能保證他們的家庭地位,能夠繼續用得意洋洋的目光收拾兒子。
楊集一聽陰世師這番話,既感動,又有些頭痛,笑著說道:“京城如今東遷不久,朝廷有很多大事亟待解決,只怕今年無法討伐吐谷渾了。”
“意思是說,明年就可以討伐吐谷渾了?”問話的是慕容三藏,去年的時候,楊集從涼州各軍選拔最為精悍之士,組建一支名叫捷勝軍的精銳之師,並且交給慕容三藏訓練。
楊集不答反問:“慕容將軍為何有此一問?”
“大王啊!”慕容三藏苦著老臉,拱手道:“您讓我練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驍勇之軍;如今,那三萬五千名捷勝軍足已勝任一切戰爭,足以打敗一切敵人。”
停頓了一下,慕容三藏續道:“將士們集結之前,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士;無論是對敵戰力、經驗,還是戰意、膽魄,盡皆是上上之選。成軍以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磨合,各級作戰編制的默契度、戰陣之術都已成熟。末將不敢說他們以一當百,但是他們每個人驍勇善戰、每個人忠誠無比,完全能當十萬、二十萬大軍使用。”
“然而這一年多來,他們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每天都消耗了令人恐怖的錢財,戰馬更是被他們練廢了數萬匹;所以楊長史和虞世南為首的民曹上下官員,對這支軍隊怨言極深吶。”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將士們每天辛辛苦苦的操練、累得半死,但卻飽受流言,每個人的心頭都憋了一股氣;若是長期沒有證明他們價值的機會,我擔心他們的心態也會失衡。”
一口氣介紹完畢,慕容三藏又說道:“末將今年六十了,征戰日子也不多了,也想在短暫的有生之年,這大隋建功立業。故而,才有這麼一問。”
下首的李靖點了點頭,接過話頭:“是啊大王,如果討伐吐谷渾,卑職一定要做先鋒。”
楊集瞪了李靖一眼:“藥師,你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瞎摻合個什麼?”
眾人:“……”
楊集北伐之時,李靖當過幾次副帥,最先,更是與諸將把步迦可汗大軍死死的攔在大同城下,而且武力方面,也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狠人。這樣一個狠人,如果也是“手無縛雞之力”,試問天下之間,那還有武將嗎?
懟了李靖一句,楊集沉吟片刻,回答了慕容三藏之前的“逼問”:“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應該可以討伐吐谷渾。”
薛舉聽了這種模稜兩可的話,頓時有些不樂意了,“咄咄逼人”的說道:“什麼叫做‘應該’啊?大王還是給個準信吧!您實話和我們說:明年到底能不能打?”
楊集沒好氣的說道:“我又不是皇帝,我哪知道?”
“可聖人,不是讓您決定一切嗎?”在坐之中,薛舉與楊集相處最久,不僅知道楊集的底細,而且熟知楊集的為人,所以說話的時候,很有軍人的直接風格。
楊集哼了一聲,道:“世態無常,明年的事情,豈是我能預料的?若是朝廷沒有什麼大動作,自然可以討伐吐谷渾,若是情況有變、亦或是與高句麗交戰,朝廷自然相機行事了。”
“大王說的不錯!”陰世師點了點頭道:“只是明年若是出兵,可否從東部對峙點出兵?前幾次出兵,皆是自西邊的當金山口劍指吐谷渾腹心,大軍從涼州至鄯善、路途遙遠、行軍困難,而且慕容伏允小兒已有防備,各處關隘都派重兵把守,再從西邊進軍,並非是上策。”
“而東部的涼州祁連原道、廓州赤水道、洮州積石道、鄯州長寧川道道路暢通,若克曼頭城、石城堡、赤水城,即可威脅西海湖畔伏俟城,末將認為沒有必要捨近求遠。”
對於大家的聯合“逼宮”,楊集深感頭痛,無奈的說道:“我也知道從東部進軍,要簡單省事得多;可是東部的道路都是夾在大山中間,山道難行、易中伏且不說,而且需要攻克重鎮、堡壘極多,最後才能劍指西海湖畔。”
“這些城堡本就高大堅固,吐谷渾這些年又進行了修繕加固,西北西海湖湖畔一馬平川,一旦這些城池有危,各處兵馬即可增援。戰事牽延日久,我軍糧草不濟,只能功敗垂成、敗興而歸。即便我們解決了後勤,可是吐谷渾只要將戰事拖到冰天雪地的冬天,我軍也只能退兵,否則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損兵折將。”
聽了楊集的話,眾人頓時默然不語。
楊集見到自己震住了他們,心頭也鬆了口氣,他從桌案上取出地圖展開,說道:“西部雖然路途遙遠,但是當金山口狹窄處,已為大隋所有,吐谷渾雖然戒備有加,但我軍可以憑藉強大的實力,一個個的拔除對方的據點,此法雖然稍微費點運力,但為了士兵的生命著想,以及最後的勝利,卻是值得的。”
“此外,吐谷渾境內既有西部的麥鐵杖,又有東南部的慕容兆,如果他們聯兵一處,即可突破某個關鍵點,放我大軍入境。”
吐谷渾雖然遠不如突厥,但是楊集知道與吐谷渾之戰,遠比突厥難打。因為他們不但要跟人鬥,還要和天時、地勢鬥;一旦戰鬥打響,將士們體力消耗過劇,各種不適應的跡象會出現。史上,唐朝在與吐蕃對決之時,主戰場就是現在的吐谷渾,而唐朝就是因為對天時、地勢估計不足,使高原氣候成了唐朝兵將的噩夢。
而楊廣親征吐谷渾時,所採用的戰術便是使詐,他讓裴矩慫恿鐵勒、西域聯軍自當金口山襲擊吐谷渾,殺了吐谷渾一個措手不及,慘敗的慕容伏允只好遣使向大隋求援,早已集結重兵的楊廣,立即讓楊雄、宇文述等人率軍入境作戰,大軍穿過了毫無戒備的各條山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吐谷渾發動雷霆萬鈞般的攻擊,最後滅了吐谷渾。
逃到党項的慕容伏允後來因隋末大亂,奪回故士,重新建立吐谷渾,但吐谷渾當時的實力較之隋朝時期,已經十不存三四。而在李靖率軍滅其國前,段志玄率先打過了一次,使得吐谷渾的實力再一次下降,故而到李靖遠征時,吐谷渾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了,索性就從東部、以硬撼的方式滅了吐谷渾。
如今的吐谷渾,亦是損兵折將,內部又被麥鐵杖拼命消耗著,其國之實力肯定是不如楊廣那場遠征之戰了,所以楊廣都懶得理會這個小國了,不過楊集若想要發動滅國之戰,那麼鬥智和速戰速決無疑是首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