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弘見楊集喝得如此豪邁,心虛道:“燒刀子太烈,咱慢點喝行不?”
楊集笑著說道:“沒那麼多講究,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隨意就行了。”
聽他這麼一說,楊元弘反而不好意思了,他舉起竹筒杯子、挺直腰板說道:“既然大王如此說,某若扭扭捏捏,反倒不像個男人了,我也幹了!”
一飲而盡。
楊集哈哈大笑,他作為今天午餐的主廚,見到大家吃得這般開心,自是成就感十足。
也許是快過年了,而楊集又沒有什麼親王的架子,眾人越喝越放開了,言談之間,甚是歡暢。
不過大家雖然喝得高興,可畢竟是遼州的首腦,而對岸又有十多萬賊子,自然不會喝醉。
飯後,一群人在雪地上閒逛。
“這條河叫什麼?”楊集看著一條被冰凍的大河,忍不住問道。
皇甫無逸是遼州的“老人”,他結這裡比其他人都熟悉,一聽楊集詢問,便迅速回答道:“這條河乃是遼水的分支,名叫秀水河,流域兩岸的土地十分肥沃,都能墾成良田。”
楊集沒有多加詢問,笑著說道:“我只是臨時的軍事長官,高句麗要是不敢和我們打,冰雪融化以後,我就會自動卸職。接下來如何治理遼州、如何帶領百姓致富,日後全看你們的。”
話音剛落,只見在外面警戒的李大亮策馬奔來,遠遠就說道:“大王,內謁者監曹禮到了!”
“人在何處?在黃龍城嗎?”楊集聞言,深感意外;他們滅了契丹不久,朝廷已經派過謁者、前來冊封有功之將,此番怎麼又來了?
“就在大營之中!”李大亮說道:“我們駐營州龍山城的使者,早已知道我們在這裡過年,他們得知朝廷使者前來,便讓人直接往這邊帶了。”
野外過年雖是雅事,可大事也不能不管,楊集擔心出事之時,信使找不到自己,便提前把訊息傳給遼州各縣、各軍了,而駐營州、駐燕州的使者,則是早已部署好。
“走,去看看。”楊集想不通楊廣為何又派來使臣,索性也不想了,便率眾回營。
到了中軍大帳,遠遠就看到一隊風塵僕僕的禁衛,站在大雪之中,而內謁者監曹禮正向自己迎來。
“卑職參見大王!”曹禮上前,行禮道。
楊集拱了拱手,好奇的問道:“內謁者監怎麼跑到遼州來了?”
曹禮笑著道:“聖人要冊封有功將士,令卑職前來頒旨。”
楊集為之一愣,問道:“又封啊?”
曹禮點頭道:“是的!”
楊集當即把他請入大帳,又把一干將軍叫了過來。
等他準備就緒,曹禮便展開了詔書,抑揚頓挫的念道:“蠻夷契丹不識天威、荼毒大隋邊民;舉國憤慨、朝野蒙羞;衛王楊集臨危受命,率義勇之師遠赴突厥借兵,又戡亂制暴、大破契丹、滅敵國以揚我大隋國威。衛王身先百戰之鋒、氣蓋萬夫之敵,加封鎮軍大將軍職,賞金五千兩、絹萬匹、增實邑千戶。隨軍俊傑皆授都督之勳,欽此。”
“謝聖人!”前面自然是冊封楊集的,而後面則是加封隨軍的涼二代;被召來的涼二代們盡皆大喜,行禮謝恩。
都督是勳官,大隋的勳官分為十一等,自上而下、分別是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
勳官是對有功將士的特別表彰,有點類似後世“戰鬥英雄”的一等功、三等功、三等功。比起可以因父功獲得的爵位、文武散官,用實在功勳換取的勳官的含金量,無疑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