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宗羅睺應聲而去。
準備就緒,身穿鎧甲的楊集帶著他緊急調來的三百名親衛向咸陽城西城門逼近。
西城門,由叛軍中郎將侯莫陳帆率領一千士兵鎮守,自他們奪下城池之後,就關閉了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當他們看到朝廷軍到來之前,立刻嚴陣以待,做好戰鬥的準備,此時看到一支煞氣騰騰、氣氛睥睨計程車兵衝向城池,馬上張弓以待。
楊集手持透甲烏金槊,站在一箭之外,仰頭高喝道:“我是衛王楊集,讓逆賊李安期來見我。”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當楊集一自報家門,直令城上叛軍一陣驚呼,嚇得面如土色,他們自然知道楊集的,只不過傳來傳去,楊集已經被神化成一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殺神,配合他取得的戰績,軍中士兵都認為楊集出馬,必有大斬獲。
他們哪裡想得大名鼎鼎、以前所崇拜的衛王楊集親率大軍來對付他們?
楊集目力極好,見一些人棄了弓箭,煞是得意,囂張的槊指城頭,大吼道:“十二衛大軍、醴泉軍、上宜軍、富平軍即將殺到,你們認為區區幾千人,擋得了朝廷幾十萬大軍嗎?擋不住的,你們如果負隅頑抗,不但自己會死,你們的父母妻兒也會死。”
侯莫陳帆大怒,拿起弓箭,對著楊集就是一箭,箭矢脫弦而出,這一箭速度疾快,‘咔嚓’一聲響,卻是楊集隨手揮動透甲烏金槊,磕飛了箭矢。
“都是自己人,本王也不想以對待突厥人的方式來對待你們。現在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只要你們殺了賊首,朝廷對你們的罪過既往不咎。現在,你們還有考慮時間。半炷香的時間後,本王就會發動攻擊,屆時,大軍入城、雞犬不留、自己考慮清楚了。”楊集說道。
“嗚嗚嗚嗚……”便在這時,西北方向傳來了一陣陣號角聲,城上叛軍抬眼望去,只見數里之外,有一支數千名士兵組成的騎兵方陣遠遠的向咸陽城殺來。
卻是離咸陽城最近的醴泉軍前鋒已經殺到。為首大將正是劉通仁。
近處,達奚景的攻城軍,業已準備就緒。
兩相結合,令叛軍心防一下子就破了。
而大戰的氣息,一下子籠罩在咸陽城西城。
“休要聽他胡說八道,將士們,備戰……呃……”侯莫陳帆話未說完,忽然覺得背心一痛,他低頭一看,只見一把橫刀透體而出,一滴滴鮮血從刀刃上掉落在地,他艱難的回過頭來,卻見到麾下的一名校尉滿面猙獰之色。
校尉狠狠的拔出橫刀,顫聲道:“侯莫陳將軍,對不住了。”
“你……”侯莫陳帆剛想罵,校尉已經手起刀落,斬下了他的首級。
侯莫陳帆無首的屍體往後一撞,從城垛口子墜落了下來。
校尉抓起侯莫陳帆的首級,高高舉起,向城下的楊集說道:“衛王,我等願降。”
楊集大喜,高聲道:“你掌控好城上軍隊、開啟城門,本王便為你邀功請賞。”
“犯將遵命!”校尉應了一聲,回頭高吼道:“兄弟們,我們沒有想過造反、沒有想過背叛朝廷。可是現在,‘清君側’已經被朝廷視為謀反,而且還派衛王前來平叛,我們根本就鬥不過衛王、鬥不過朝廷,為了我、也是為了大家,我只好斬了侯莫陳帆。”
“衛王一言九鼎,既然他承諾既往不咎,自無反悔道理。兄弟們,都棄了武器,膽敢不從者,殺。”
“當、當、當……”叛軍本因楊集到來、士氣大跌,此時一見主將侯莫陳帆已死,便依命棄械,開啟了城門。
楊集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有這麼大的兇名,僅僅只是幾句話,就讓叛軍自相殘殺,當即下令道:“令達奚景率軍入城,接管城防”
號令一下,達奚景率眾入城,迅速登城,掌控了城防。
不久,劉通仁已經率領四千精銳殺到。
他一馬當先,找到了楊集,行禮道:“大王,卑職已率三千醴泉軍精銳、一千右衛殺來,請大王示下。”
“入城!”楊集下達了命令,又揮槊大喊道:“抓住李安期者,賞金千兩!”
“抓住李安期者,賞金千兩!”四千名精兵在劉通仁的率領下,如猛虎般湧入咸陽城,沿著街道向城裡的叛軍殺去,叛軍背後驟然遭襲,被殺個措手不及,直到這時,叛軍士兵才倉皇地發現,朝廷的大軍已經殺入城裡了。
背後遇襲,而前方又攻克不了縣衙,將士們在“降者不殺”、“只誅惡首”的叫喊聲中,紛紛退往街道兩旁,棄械待整頓,而李安期見勢不可為,便拔刀自刎。
楊集命令士兵開啟東門、南門,放另外兩支軍隊入城,接管城防。
時至下午,咸陽城終於慢慢歸於平靜,至此,一場因宇文述急功近利、用人失當而造成的叛亂方才落下了帷幕。
……
然而在紛爭的事軍過程中,另有一場戰爭,卻在大隋邊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