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楊素就是這麼恐怖。
近十萬大軍,就是這麼活生生的被他和幾百名精騎嚇跑了(注)。
對於這場奇葩勝利,很多不懂兵法的人都在拼命吹噓;但是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楊素已經黔驢技窮了;但凡楊素有辦法,都不會拿命、拿一世英名、拿大隋的國運冒這個險。
也幸好楊諒的軍隊不敢打了,不然,不僅楊素必死無疑,便是整個戰局都要發生根本性的逆轉。
正是因此,楊素覺得這場奇葩大勝根本就不是什麼可歌可泣的榮耀,而是軍事生涯中的恥辱;死活都不肯認領這份‘榮耀’。
每當有人提及此事,要麼左顧而言他;要麼堅稱是某個將領打著他的旗號而去,跟他本人沒有半根毛關係。
而他為何被逼成這樣?
歸根結底,還是手上無兵。
他現在對那場奇葩大勝有多麼厭惡、就對吃空餉之事加倍痛恨。
得到楊素很肯定的支援,楊廣緊繃的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他看了看忿忿然的楊素一眼,心頭為之一動:楊素是大隋軍神,威望素著,不僅熟知兵事,還是痛恨吃空餉之人,這不就是整頓京兵的最好人選嗎?
只是此事關係到許許多多人的利益,各種事情千頭萬緒,楊素現在瘦骨嶙峋、面色蠟黃,他真的擔心楊素吃不消。
想了想,便向楊素說道:“越公,我想擇一營來做試點,有了足夠的資料和方法之後,再逐步推廣,你認為如何?”
楊素拱手道:“此乃穩妥之法,老臣十分贊同。”
“萬事開頭難,越公你認為何人能擔此重任?”楊廣又問道。
楊素沉吟半晌,主動請命道:“如果聖人沒有合適人選,老臣很願意為聖人效勞。”
楊廣皺眉道:“可是越公的身體……”
“老臣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楊素哈哈一笑:“洛陽城已經修成,老臣現在就怕沒事做,若是閒著,反而會生病。”
儘管楊廣擔心楊素活活累死,但想著楊素能文允武、經驗十足,對兵事、軍隊比任何人都熟悉,整頓軍隊對他而言,著實不是什麼大事,讓他做做也無妨,便說道:“那越公便擬個方案出來,然後再擇一營作為試點。”
“老臣遵命!”楊素大喜過望,起身道:“臣一定擬好整頓方案,為聖人選出真正的精兵。不過老臣有個請求。”
楊廣若有所悟,微笑道:“越公請說。”
楊素說道:“老臣希望衛王參與進來!”
楊廣一臉嫌棄的說道:“他除了闖禍,還能做什麼?還會做什麼?”
“聖人有所不知!”楊素撫須而笑:“當今世上,老一輩經驗豐富,但精力和銳氣都不如以往,除了有限幾個人,幾乎都失去了開拓進取的精神,我大隋王朝想要進一步繁榮,還是得靠銳意進取的有志青年。”
“文官倒是無所謂,可軍隊是我大隋劈風斬浪、銳意進取的神劍,同時也是抵禦外敵的堅盾,若是連軍隊都失去了朝氣,那還得了?”
“但是很多老將食古不化、墨守陳規,只會沉溺在往日的榮耀之中,動不動就擺資格、動不動就倚老賣老的教訓和壓制年輕人,卻不知人才輩出、一代更勝一代。想讓他們前進一步、接受年輕人,幾乎是難如登天。所以老臣認為朝廷應該多給年輕俊才機會,年輕人若是不慎失手了,至少還有我們這些老傢伙頂著。但年輕人要是連失手的機會都沒有,日後我們這些老傢伙死後,那才是真的可怕。”
“越公言之有理。”楊素的話說到了楊廣心坎。
“我大隋年輕俊才之中,衛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的戰績已經毋庸置疑,但老臣最欣賞的卻是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風格,這種風格,恰恰是我大隋鬼缺乏和急須的精神。”楊素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聖人,老臣很希望跟衛王好生合作一次,希望新老兩代,碰撞出全新的火花……還望聖人恩准。”
“准奏,等衛王歸來,我讓他從旁協助。”楊廣聽得龍顏大悅,楊素的軍事水準無庸贅述,在他面前,楊集只能算是潛力無窮的‘小帥’;這幾年也不是沒有人他們做過比較。
楊集雖然打出赫赫戰功,但是京中老將分析來分析去,愣是覺得楊集的打法沒有什麼特色可言,除了一頭悶、不怕死、敢拼命,貌似就剩下仗勢欺人了,此外,似乎缺善可陳了,但若說他不對,也不合理,畢竟他的的確確贏了無數場大仗,最後只能歸功於突厥主將笨;如果把以往的對手換成楊素這種正統的用兵宗師,楊集次次都會死。
但楊廣卻知道楊素很欣賞楊集,而且楊素不止一次說楊集不拘一格、行雲流水的作戰風格,敏銳的洞察力,已經使他走出了自己獨屬於自己的戰風,但又始終缺少那麼一點味道,連楊素都看得替他著急。
對於楊素愛才而不能收為徒的遺憾,楊廣心知肚明,畢竟楊素是出將入相、威名素著的相國、軍神;楊集是幹略非凡、手握兵權的親王,要是他們成了師徒,那會是什麼景象?所以十分惜才的楊素既願意傾囊相授,又不能收楊集為徒,只好以所謂的“碰撞出新的火花”來從旁指點了,希望幫助楊集破掉那層迷障,進入一種廣闊的天地。
如果這樣的話,這對楊集而言,是天大好事。對楊廣而言,同樣是好事,因為放眼大隋俊才,楊集不僅已經是潛力無窮的帥、而且還是他最信任的親王,若是楊集學到楊素的本事,日後就是大隋最穩定的擎天白玉柱。
。。。。。。
(注:楊素那場勝利,雖然很奇葩,但他實實在在幹過這種事,連我這種寫的,都不敢這麼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