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登以及索氏幾名主犯人頭被高高掛在敦煌正南門,在雨幕中顯得格外猙獰,但卻嚇不住圍觀的百姓,尤其讓百姓感恩戴德的是,官府不但把抄家所得的財物、地契、房產、田產羅列出來,而且一半財產,的的確確歸還了苦主。
隨著索登伏誅、張定煌被俘,昔日在敦煌街頭耀武揚威、高高在上的張索二氏子弟,一夜之間便淪落了街頭,但卻沒有人可憐他們、同情他們,張索二氏平日仗勢欺人、草芥人命,本就不得人心,能有今日,多數百姓都會說上一聲活該。
在這種時候,就算是敦煌其他世家豪強也在夾著尾巴做人,他們之中不缺乏聰明人,對於官府的打算,他們已經看出來了:無非就是挑起百姓和世家豪強之間的矛盾,這樣不但使官府贏得民心,還能一舉脫離地方豪強治地方的樊籠,讓瓜州如同新建的西州、庭州、伊州一般,讓世家不再擁有絕對的掌控權和支配權。
官府卻可以從民心上一步一步的站穩腳跟,建立起官府的公信力,同時削弱他們對民間的影響,將民心牢牢的掌控在官府手中,只要完成了這一步,那麼接下來,恐怕官府就是把許多陳年舊案拿出來審理,進一步消弱他們的名聲、影響力,為徹底剷除他們打造堅實的民心基礎。
當然,也可以在官府沒有找到他們之前離開,可惜的是,之前或許可以,但如今不用官府刻意安排,以往受他們盤剝的那些百姓都自發的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一些被迫為奴的家丁、婢女都生出了別樣的心思,相信只要他們一動,這些人便會第一時間報官,說他們畏罪潛逃。
蕭瑀建在州府前的大棚子幾乎都被擠爆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百姓前來“上訪”,這正如蕭瑀之前所料那般,有了索登和張定煌先例在前,緊接著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哪怕刑曹官員也不少,哪怕蕭瑀才思敏捷、經驗豐富,但是一樁接著一樁的案子讓他休息的餘地都沒有。
這種感覺、當今局勢,讓蕭瑀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王莽,但是楊廣所支援的楊集,並不是王莽那樣,想到什麼、就把什麼推廣到全國,而是先從涼州中的某一州一點點的推廣,很小心、也很穩,加上涼州世家凋零,而西州、庭州、伊州、鄯善和且末甚至連漢家豪強都沒有,原先的異族部落統統在戰爭中被抹平了,這無疑是給楊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改革環境。
更重要的是,楊集採用的各種政令絕非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也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在舊制這個骨架上,充分發揮想象力,最終形成一套‘源於舊制卻超過舊制’的新制,幾乎每一道‘新政令’,都有舊例的影子,正因為沒有完全脫離現實、卻又利國利民,所以各州各縣推廣之時,並沒有在民間產生什麼動盪,很快就適應了下來。
在此基礎上,再以律法為準繩:一方面是允許百姓投訴貪官汙吏的同時,卻不准他們誣告,若敢誣告,他們同樣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確保了官場不出現人人自危的動盪。另一方面又用御曹來監督官府,而御曹,同樣受到官府和百姓的監督,如此一環套著一環、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制,但任何一環,都不會脫離楊集的掌控而獨立於外。
如今隨著一個個大戶人家落馬、大量田產和錢糧被分到了百姓手中,州牧楊集的名聲不斷地暴漲。
不錯,就是暴漲。
這不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名聲,而是實實在在、真心誠意的擁護。
現在,誰要是敢在敦煌大街上說楊集、說官府一句壞話,保管下一刻被送到蕭瑀辦公之處,給他添亂子。
“轟隆隆~”天際忽然響起陣陣春雷聲,在一陣壓抑的沉悶之後,天地間開始下起了豆大的雨點。前來告狀的百姓紛紛去避雨了。
他們的暫時離開,總算讓人頭湧動的刑曹公辦大棚得到了清靜。蕭瑀在處理完一宗案子之後,看了看門外露出光芒的天空,默默的說了句:這天,好像要變了!
。。。。。。。。
在大隋和北方各部各族的邊界線中,從遼東延綿數千裡後,截此於大隋西北的庭州,如果說邊界線是條直線,那麼涼州就佔了三分之一,如果按現實的曲線來算,則是佔了五分之二左右。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涼州州牧府治下十四個州中,除了會州、蘭州、河州屬於腹心地帶之外,餘者皆與異族接壤。若是再考慮到會州、蘭州、河州遠離涼州州牧府、交通運輸等因素,那麼涼州的戰略縱深幾乎等於零。
出於以上這個現實原因,以及河西走廊養馬場需要保護,所以楊集哪怕養軍二十六萬,也不受朝中重臣攻訐,但就是擁有這麼多的軍隊,楊集仍然感到兵力捉襟見肘。
楊集鑑於兵力上的不足,不惜發動了北伐慕容卑的戰爭,如果此役輕鬆打贏,將會獲得三大好處:首先是可以讓慕容卑的軍隊來補充自己的兵力,用來與吐谷渾作戰;其次是狠狠地震懾野心勃勃、企圖西擴的啟民可汗,使其不敢在自己南下作戰之時,南下西進;三是可以將大隋勢力引入大湖區,即便只是對其進行軍事統治,卻也可時刻威脅啟民、薛延陀。
楊集這次北伐,原打算帶兵三萬,可計劃不如變化,他是出征之前,忽然收到了一條十分重要的情報:也不知是啟民可汗方面統治統一後的東/突厥、準備遠離大隋這頭猛虎,還是準備進軍大湖區,他任命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為莫賀咄設(軍事統帥),坐鎮突厥北汗庭(燕然山或於都斤山)。而阿史那·俟利弗設得到任命後,便將生活在隋、突邊境的大小部落一一收攏,然後聲勢浩大的北移,他自己擁有三萬精兵,如果加上突厥北牙帳一萬駐軍,以及各部大量青壯,少說十萬可戰之士。
正是這條突如其來、卻十分重要的軍情,使楊集不得不將北伐軍擴為四萬人。畢竟突厥北汗庭所在地,既可南下甘州,也可西進大湖區,同時還是楊集深入大湖區、撤軍的關鍵點,如果在他退回甘州之際,阿史那·俟利弗設忽然襲擊隋軍、或是斷了隋軍的退路,他的軍隊恐怕應付不過來。
在增兵一萬同時,令治下的涼州刺史、行軍總管柳武建率軍涼突之交的休屠澤,向東北方的突厥南汗庭施加壓力;同時請靈州總管趙才率軍北上靈州懷遠縣,從側翼護衛柳武建,並威懾南汗庭。(注:白城是長孫晟當初奉楊堅之命,為啟民所建的棲息之地,這也是突厥南汗庭。)
安排好一切,楊集便從甘州張掖向西北行軍,他帶著沿弱水一路北行,行走數百里後便抵達居延澤,再繞過居延澤向向北行走,便是作為大隋王朝和北方各部族邊界線的大草原。
這四萬大軍,由三個部分組成,楊集率領兩萬精兵為中軍,右路軍是虎賁郎將韋雲起率領的一萬名羌兵,而左路軍由庭州刺史李靖率領的一萬名庭、伊聯軍組成。
楊集率領大軍首先抵達約定集結的姑且湖西南部,如果沿著前方的金剛餘脈的三岔口北行,即可進入大湖區,這也是當初史萬歲和楊綸牽制步迦可汗、迎接楊集的駐軍之所。
雖然時間尚早,但是楊集必須等左路軍的到來、先鋒軍的訊息傳來,才好做出下一步安排。
而在他們出發前三天,薛舉已經率領三千精騎為先鋒,並且在一天前,先一步進入了大湖區。
這時,一隊騎兵從北面疾速奔來,他們正是先一步進軍大湖區的先鋒斥候,片刻奔至帥旗面前,為首隊正在馬上躬身行禮道:“啟稟大王,姑且湖畔的五百名鮮卑軍已被俘虜,附近三百里內無鮮卑軍駐紮。”
楊集點了點頭,問道:“羌人等部落呢?他們是什麼態度?”
這一帶南北窄東西長,地勢平坦、廣袤無垠,源自金山的冰雪融水,不僅形成了無數個大小湖泊,而且豐富的水量也使這裡形成了沃野千里、一碧萬頃的大草原,所以這也是步迦可汗當初重點經營的勢力範圍之一,自他被楊集消滅以後,許多垂涎這裡的羌人、鮮卑人、鐵勒人、粟特人便遊牧到了這裡,雖然都是一些中小部落,平時相互攻伐不休,可是一旦他們集結起來,也是一支人數數萬的軍隊。
這樣一個存在,容不得孤軍深入的楊集小覷。
“大王!這一帶的諸多部落十分友好,沒有敵視我大隋的意思,”隊正拱手作答:“薛將軍之前就和羌人接觸過了,他們的態度特別友好,還送了不少肉乾、活羊,想必很快就會有人來拜訪大王。”
“好!繼續打探。”楊集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