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京郊外,皇家陵園。
在洛京東郊的荒野上,有一片廣闊的丘陵地帶。它背靠巍峨的群山,清澈的渭水猶如一條碧綠的玉帶將它緊緊圍繞,草木蔥鬱,花鳥繁茂,景sè開闊,山河壯麗。
在北魏開國皇帝天武帝晚年的時候,宮廷開始著手準備修建他的陵墓,在洛京周圍尋找合適的地址。皇家重金聘請來的三個風水大師不約而同地都看中了洛京西郊的這片丘陵,盛讚該地是:”山含王氣,地走龍蛇!如此地形勝貌,足佑皇朝千年之基!”
後來,天武帝親自蒞臨看過,也覺得此地景sè壯闊,很合心意,於是將陵墓定址與此。
當年,北魏朝廷發動三萬軍人和十萬民夫在此築陵,史稱東陵。東陵皇墓歷經十年修建而成,其時天武帝已去世了,他的兒子名元皇帝護送靈柩入內安葬,順手殺了那十萬修建的民夫和三名定址的風水師。自此以後,北魏皇室雖然屢經更替,但無論拓跋皇室還是慕容皇室,都將他們的陵墓定址於東陵,東陵周邊也就成了北魏皇室守護嚴密的戒備區了。
在名元帝登基的第三年,也就是永興三年,名元皇帝為了保護東陵墓園不受盜墓者侵擾,特在東陵左近新設一支禁軍兵馬護衛陵園。因新軍總部就在東陵園東側,故起名為”東陵衛”。
第一任東陵衛總督就是在皇位鬥爭中失敗的名元皇帝弟弟拓跋敬公爵,那時,東陵衛的兵卒雜役不到五百人——後人揣測,名元皇帝設立東陵衛,其實是把他弟弟發配去守墓的藉口罷了。至於rì後,東陵衛能發展成為一個擁兵三十萬、監控四方權傾天下的恐怖集團,那無論是建立它的名元皇帝還是第一任東陵衛總督的拓跋敬,他們都是萬萬想象不到的。
從皇家陵園往東走,沿著一條由高大喬木林立兩邊而成的林蔭道一直走,在這條道路的盡頭,佇立一片氣勢宏大的建築群,這便是東陵衛的總部了。
黑sè的高大官衙,黑sè的外牆,黑sè的大門,黑sè制服的衛兵釘子般戳立於門口兩側排開,門邊立著的黑sè石獅子沉默而驕傲地注視著眼前的芸芸眾生,恢宏的氣氛籠罩全場,威嚴、莊重、肅穆。
東陵衛的大門通常是敞開的,進門的第一眼,三人高的天武帝雕像巍峨地佇立在堂前,威武的北魏開國皇帝用充滿壓迫力的眼神注視著每一個踏步此地的人,那沛然的壓迫力讓人無法呼吸。據說,有不少朝廷的欽犯被帶到東陵衛,被這宏大的氣勢所壓迫,不等用刑他們就崩潰招供了。
洛京東陵衛總部佔地極為寬闊,裡面的機構也很多,一座又一座雄壯威武的官衙和軍營連綿不斷。龐大的建築群從丘陵邊上一直延伸到洛山山麓,山麓的森林旁有一間小木屋,這小木屋建得甚是粗糙,連木材的樹皮和枝條都沒有剝掉,看上去就跟山間獵人樵夫的住處差不多——很少人知道,這座不起眼的小木屋,才是東陵衛真正的核心所在。
五品文官南木鶴參議抱著一疊厚厚的公文走進來,屋子裡木材的清新氣息讓他覺得很舒服。牆角的壁爐裡熊熊燃燒著,一個布衣的高瘦男子背對著他正在烤火,一陣騰騰的熱浪撲面而來。
南木鶴恭謹地站住了腳步,對靠在火爐邊的男子恭謹招呼道:“總鎮,卑職打擾了。”
男子從火爐邊轉過頭來,露出一張清鑠而滄桑的臉。這是一個很好看的男子,淡淡的眉,明亮的眼睛,筆挺而俊秀的鼻子,輪廓分明的瓜子臉。那霜染的雙鬢和眼角的魚尾紋,顯示此人的歲數已經不輕了。在他薄薄的唇邊,有一道深刻的笑紋,令他略顯冷酷的臉平添了幾分生動,顯得很親和。
東陵衛總督,白無沙。
很難有人想象,掌控三十萬陵衛、掌控大魏國江湖道、威震南唐和西蜀的煞神,竟是這麼一個俊逸的男子。他更象一個落魄的落第秀才,而不似手握重權的朝廷高官。
儘管給面前的人擔任參議助理已有快兩年了,但每次見到面前的人,南木鶴都禁不住有一些不該有的遐想。在當今景穆陛下還在東宮龍潛時,白無沙就是太子身邊很得寵的近侍了。因為他英俊的容貌,景穆陛下對他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寵愛,不少人都曾惡意地猜想過他與當今陛下之間的關係,當時有很多流言在洛京城中飛舞,不過,很快就平息了下去——並非白無沙或者景穆陛下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只是相貌柔弱的白無沙,他殺伐果斷地證明了一個真理:“沒有刀劍砍不斷的舌頭。”
“是南木啊。”躺在壁爐前的軟榻上,白無沙轉過頭來,嘴邊深刻的笑紋讓他看著總象在笑:“坐下來說吧。你的事情恐怕不少吧?”
南木鶴在椅子上坐下,他挺直了腰桿,朗聲說:”總鎮,您今天的氣sè,看著可是比昨rì好多了,看來病情大有好轉了。”
“好什麼啊,天氣一冷,周身骨頭都疼,我就快等死了。”白無沙有氣無力,蒼白的臉浮現一抹紅暈:“先說要緊的吧:南唐那邊怎麼了?他們的朝廷還在吵鬧嗎?”
“總鎮英明。兼知署轉來啄木鳥報告,南唐朝廷還在為北伐的事爭論不休。軍機平章兼國舅稽康和兵部尚書方巖都主張,先從襄陽到江都一線的江淮防線出擊,攻打我朝的江淮鎮;
而樞密知院歐陽旻與戶部尚書劉樺,他們則主張先取西蜀,得巴蜀、漢中之地後,兵出陝西,對我朝進行全面包圍打擊;還有吏部尚書楊拓,他的主張是。。。”
“楊拓這個不倒翁?他的主張是沒主張吧。”
“總鎮英明,料事如神。南朝的御史大夫何中彈劾國舅稽康是收受了蜀人的賄賂,所以才不肯同意出兵西蜀北伐,稽康國舅大罵何中是瘋子,說歐陽旻是暗通我朝的jiān細。如今,為了北進還是西取戰略,江都的大臣們正爭論不休。看來不會很快出結論的。”
“從今年年初,歐陽旻出《平北策》開始,江都那邊就一直在爭論這個了,可我沒想到他們這麼能說,吵鬧了一年還是沒結果。國事如此,朝臣們還在忙著黨爭,仁興豎子,果然不足為患。”
“據說李家和沈家都派出了優秀子弟從軍,南唐的軍隊準備大批裝備新式鬥鎧鐵碎山。襄樊軍區和江都軍區都各裝備了兩個鎮的鐵碎山斗鎧。”
“鐵碎山?跟我朝的王虎式鬥鎧相比,xìng能優劣如何?”
“目前還不知道。北府對鐵碎山的製造工藝和技術流程保護得十分嚴密,很難下手。”
“通知啄木鳥,加緊查探鐵碎山斗鎧的資料。這個任務高於其他一切——倘若能弄到一具鐵碎山斗鎧實物,這邊給他嘉獎!要錢還是要升職,隨他選。也通知兼知署,派出更多人手過去!”
“是,卑職會轉告蒙鎮督的。”
“很好——西蜀那邊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