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縣客棧住下,過了沒多久著縣縣令來拜訪,華凱讓虞鈞去接待,自己沒有露面,如今對於這種小縣城的縣令,華凱讓虞鈞代自己接待已經算是給對方面子了。
到了第二天華家十一人從華家堡外路過,沒有停下進堡歇息,華凱要回華家堡必然引起震驚,他們這次可是秘密南行的。
過了廣縣一路南行,沒有多少大山華家眾人騎著神駒就走的很快。晚上到達魯國曲阜城外,華凱想了下還是決定進入魯王宮一看,魯國本就是糧食生產大國,比之整個齊國糧食產量一點不少,如果能從魯國得到一些糧食那就更好了。
曲阜城外荒獸聚集都離城牆很遠,華凱等11人很容易越過荒獸群來到曲阜城城牆外,趁著夜色華凱感應到城牆內側無人,幾人越過城牆進入曲阜外城。
曲阜城依然熱鬧,作為天下最強二品國家的魯國,即使不算築基境以上存在,其實力也在華家以上,幾人來到外城鬧市區找了一家最好的客棧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華凱來到魯王宮殿,讓宮衛通報魯王,說是故人來訪。
魯家與華家作為親家,也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當魯王聽到宮衛對華凱相貌的介紹,他急忙結束政事親自到宮門口來迎接!
“華家主親至,本王有失遠迎,不知為何不提前派人通告,曲阜城好全城迎接華家主的到來。”
看見真的是華凱,魯王很是驚訝,再過三天就過年了,他不知道華凱這時候到魯國來做什麼。華家如今獨掌高柳郡,雖說名字上屬齊國,但所有人都知道華家其實與魯國一樣都有獨立主權的。
“冬季草原大雪不停,高柳郡牲畜遭災嚴重,糧草消耗增大,想過南國看看有沒有糧食可以收購,路過曲阜城便來看看魯國情況。”華凱說道。
華家與魯國作為盟友,本就該多聯絡走動,魯國這幾年也因為華家的丹藥發展迅速,魯家雖然不能完全壓制路過其他兩大三品世家,但是如今政權比以前可要穩固多了。
“華家雖然遷徙,但是我們兩家交情依在,不知道我的女兒現在過的怎麼樣,我聽她來信說生了雙胞胎!”魯王道。
“五嬸今年九月生下一對雙胞胎,兩位弟弟很是健康,等過一段時間高柳城穩定下來,我定讓五叔帶五嬸、兩個弟弟回魯國探親。”華凱道。
“那就好!”魯王聽到自己兩個外孫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
華凱跟著魯王來到王宮書房,魯王讓所有宮女、侍衛退下,他這才與華凱說起糧食的事兒。
“三年大旱,多虧華家幫助,魯國數十萬百姓才不至於餓死,魯家因此實力才得到鞏固,華家的人情魯家如何還都不為過。可是這幾年魯國雖然年年豐收,國庫糧食卻是不見增長,很多時候我還得與魯國其他世家一同籌備,才能讓國人不至於餓肚子。”魯王一臉苦悶的說道。
“哦?這又是為何?”華凱不解道。
“孔至聖與魯國先王的恩怨你是知道吧?”魯王道。
孔至聖作為諸子百家第一人,一生的經歷都被所有學子所研究,要說孔至聖所著所有經典中,怨氣最大的莫過於魯國君王,他把自己鬱郁不得志全都歸罪於魯王不懂識人上,魯國因為孔至聖而興盛,卻也因為孔家而衰敗。
“因為孔至聖的原因,魯國所有世家對魯家的提防非常強烈,魯國大多數權利都被他們瓜分,而國家的義務就全部歸於魯家身上。
魯國耕田稀少,他們就說是魯家應該興修水利,結果全國所有聲音就在議論魯家不主持修水利是置百姓於不顧。
魯家迫於壓力開始修建水利,那些世家開始說魯家勞民,百姓都覺得魯家永遠是剝削者,而那些世家都是他們的保護者。豈不知水渠修成那些良田都到了世家手中,平民百姓只能給世家做佃戶。”
魯王說著,華凱一旁靜靜的聽著,這個世界每個國家風俗不同,治國理念不同,權利所重點不同。魯國如今身上背的不是世家與百姓的壓力,而是孔至聖,一名金丹境以上甚至化神境的存在。
“魯國耕田大約400萬畝,而真正掌控在魯家手中的只有70萬畝,而魯國每年生活在飢餓線的貧民越來越多,我們需要魯國其他世家的救濟才能讓魯國不至於餓死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