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何無忌都和劉牢之在北府裡混事,他很清楚,對於北府,劉牢之還是很有感情的。
也不是一點能力都沒有,以往那些勝仗也全都是依靠自己才打贏的,這樣一個人,他又為什麼要向司馬尚之投降?
這不可能!
這不是劉牢之的性格!
劉牢之雖然有不安定,不夠有謀略等等諸多的缺點,但是呢,論膽量,他可從來沒有輸過任何人。
其一,劉牢之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按理說,他是不可能守不住京口的。
雖然現在京口的兵力有限,但是,也並不是沒有準備,況且,還有那麼多的先進兵器在那裡擺著。
難道,同樣的兵器,在王謐的手裡就是神器,而到了劉牢之的手裡就變成了純擺設嗎?
不說趕走司馬兄弟了,至少也可以守得住吧!
可是,投降是什麼鬼?
其二,即便是打輸了,被司馬兄弟偷了家,以劉牢之那暴躁的個性,也絕對不可能選擇投降這條路。
自我了斷還差不多,總也算是北府的一員猛將,在這樣的隊伍裡,怎麼可能選擇投降這麼沒臉面的做法?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曾靖,這裡面一定有問題,你我當先趕到京口去探個究竟!”
何無忌是劉牢之的外甥,這一層關係,曾靖豈能不知?
別人一聽就信了的事,到了何無忌這裡,當然要小小的糾結一下。要不然怎麼說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呢?
都是血脈關係。
“無忌,此事不妥,我們早就已經定下了計策,要先去建康城保護太后娘娘,娘娘已經向我軍求救,我們怎麼能捨棄娘娘,先到京口去?”
“士兵們的想法也要顧忌,此前我們的目標一直是建康,從建康周邊的鄉村徵集上來計程車兵,這些日子士氣很高,可都等著回家呢,我們怎麼能讓他們失望?”
“這也容易讓軍心不穩。”
本來現在就已經很不穩定了,這是曾靖沒有說出口的話,他也實在是說不出口。
何無忌沉默不語,他怎能不知道,曾靖說的正是道理所在,不過……
劉牢之畢竟是自己的親舅舅,他是這樣想的,如果舅舅真的沒有投降,而是還在京口苦戰,那麼作為外甥,他不可能袖手旁觀。
必定要帶兵支援的。
更何況,以京口之戰略重要性,守住了京口便是守住了建康,這其實都是相互聯絡的。
如果舅舅還在被圍困當中,舉棋不定,有他出現,必定可以給舅舅注入一些勇氣。
讓他懸崖勒馬,不要想著投降的事,跟著司馬家的人,沒有好果子吃。再者,跟著他們,只要他這樣做了,便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在北府,在琅琊王這邊,劉牢之就會再無立足之地!
對於親外甥來說,何無忌自然是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要知道,以往劉牢之就一直和王謐不和。
把劉牢之拉到自己這邊,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勁,浪費了多少時間,都是一家人,在這樣的大事上,當然是希望都能夠是一條船上的了,目標一致,方向一致。
立場自然也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