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琅琊王看起來確實是很能幹的樣子,但是,他就算是再能幹,也比不上我桓玄分毫。
待我先把手藝都學會了,再把軍中的威望搞起來,自然有你王謐倒黴的時候!
聽聞這北府兵神勇,可不只是因為兵強馬壯,更多的是依靠手中的神器。
那神器的模樣,桓玄也是見識過的,這在荊州也不是秘密,甚至是那神器的威力,他也領略過。
為了讓荊州的官兵都熟悉北府的武器配置,桓老爺子可沒閒著,自從襄陽一戰取勝之後,他就把北府的很多兵器製造的技術都帶回了荊州。
不只是火器,甚至連馬鐙都換了雙份的,統一改革,一個不落。
凡是北府有的,我們荊州兵也一定要有!
我們怕什麼?
我們什麼也不怕!
我們缺什麼?
我們什麼也不缺!
我們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最關鍵的是,我們還有錢!
只要是我們想置辦的東西,就沒有不能成功的!
於是,在北府兵征戰四方之時,荊州地界上,桓氏一族也沒閒著,他們努力的生產各種火器,包括鐵器的裝備量也達到了以往的兩倍!
桓衝這樣做,算得上是既為了自己考慮,也為了朝廷考慮。
自從襄陽一戰之後,桓衝就認定了,這位看起來文文弱弱的王稚遠,絕對不可能僅止於此,奪回幾個邊鎮城池,完全無法滿足他的胃口,他還有更高遠的志向。
如今,隨著建康那邊的戰報越來越多的傳回到了荊州,桓衝的信心也是越來越足。
沒錯,北伐的大事,怎麼可能沒有荊州兵出馬呢?
咱荊州兵就是仁義,不必朝廷幫忙,也不需要他們貼補,不管是兵器還是戰馬,我們全都自己解決。
就是這麼豪氣!
那個時候,當第一批火器打造成功之後,桓衝心裡也是沒底,總是要拉出來溜溜,看看成效。
於是,隨便找了個山頭,對著山頂,就是一通實驗。
崩崩崩!
轟轟轟的!
那叫一個厲害!
那個時候,桓玄這樣的子侄一輩的小少年,當然也在觀看的隊伍當中,甚至想親自上前試煉試煉。
結果,自然是被桓衝攔下了。
桓玄這樣驕橫的性格,哪裡能忍?必定要抗議,不過,應付這樣的少年,桓老爺子還是很有一手的。
桓玄鬧騰的厲害的時候,他立刻祭出了畫大餅之法,頓時把桓玄的注意力引向了遙遠的建康城。
引向了京口。
好侄兒有所不知,那北府的王侍郎,端的是個心思活絡,擅使兵器的,阿叔現在的這些寶貝,全都是從他那裡學來的。
還不過是皮毛而已,根本沒眼看,你若是有興趣,待他日到了建康城,找到了王稚遠,他那裡的好寶貝才更多哩。
保準讓你眼花繚亂,用都用不過來。
之前桓玄自然是一個字都不相信,這是糊弄他呢!以為能騙得過誰?
可是,自從阿叔帶著他奔赴建康城,他就漸漸的燃起了一點希望,或許,還真的是有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