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羨之很激動,也不知道為什麼,才剛剛投奔琅琊王,他的身份地位就可以晉升的這麼快。
按照這個速度,將來如果琅琊王真的登基大寶,那麼一個僕射的位置算是預定好了。
另一邊,檀憑之和劉穆之的隊伍也漸漸靠近當中,在他們的身後也有上千人的隊伍,整齊的佇列當中,旌旗招展,黃底,絹穗的軍旗上面,一個大大的“北”字,如此醒目。
格外刺眼。
這也難怪,本來這個字字形就好看,比劃還少,從遠處看,確實是很顯眼。
本來,不管是劉穆之還是檀憑之都是膽大之人,尤其是老檀,那可是在腥風血雨之中滾過來的,武藝高強的很,就算只有他們兩個結伴從京口到建康,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他們還是帶了些北府兵陪同,畢竟,現在的身份不同了嘛,是大將軍了,而且還代表北府,代表琅琊王府,那麼必要的排場也還是要講究的。
更何況,劉穆之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這些士兵帶過來,自然是有用處的。
兩邊都是老朋友,老兄弟了,自然是不用虛禮,兩邊正式見禮之後,京口的兄弟們就跟著王謐進入了城門。
大王如今的氣勢,果然是不同了!
我真是跟對了人!
跟在身後的劉穆之,看到百姓們崇拜的目光,那種敬仰的表情,心情瞬間就受到了影響。
真是厲害了!
沒有什麼比真實的場景更能讓人感同身受,如果說,在趕到建康城之前,他對自己的前程還有一定的懷疑的話,現在,就不再有任何的懷疑了。
在北府兵經過的地方,店鋪依然在經營,路人看到官兵,紛紛躲避,動作迅速,卻不慌亂。
而在前方開道的北府兵,也並沒有仗著自己手裡的兵器就呼和百姓,只是自如的行走。
很顯然,雙方都有十足的互信,建康城的百姓們對北府兵的紀律嚴明已經有了充分的瞭解,而北府兵們呢,也確實是對得起百姓們對他們的這份期待。
在王謐、何無忌等人的努力下,素質有了飛躍式的上升,也不會再欺負鄉民,不說好聲好氣吧,但是也絕對沒有侵犯。
就這樣大軍浩浩蕩蕩的經過了建康城寬闊筆直的大街,不算長的一段路,卻讓一行人思緒萬千。
有的人頓時就感覺自己投對了人,比如劉穆之,再比如老檀,他們是京口嫡系,完全的王謐的人,看到北府的將士在建康城如此有排面,王謐又當上了琅琊王,也可以很自然的意識到,將來必定能夠受到重用。
心中自然很坦蕩。
可有的人就沒有那麼坦蕩了,比如,從荊州遠道投奔而來的徐羨之,這一刻,看到檀憑之、劉穆之等人瞬間就不平靜了。
都是些人物啊!
能夠得到王謐重用的人,果然都不一般,是有真本事的!尤其是那個略顯肥胖的劉穆之,雖然人長得有幾分油膩,但是那種玩世不恭的姿態卻透露出某種自信,一看就知道,是個深藏不露的人物。
反觀憨憨的檀憑之,就不會給人那種不安的感覺,從內到外都是非常純正的純爺們沒腦筋的姿態。
對於徐羨之來說,老檀雖然算不上是無腦吧,但他的那點智慧也完全構不成威脅。
反而是劉穆之,看起來應該是沒有上過戰場,沒有打過仗的,但是,卻是一肚子的心眼,而且,從年紀上來講,也更有優勢,看起來大約和王謐差不多大。
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又是王謐親自挑選出來的宰輔,這個關係比他要近得多了。
這真的是個強大的威脅!
而王謐對這一切也肯定是早有預料,可他還口口聲聲說讓他們兩個合作,還說可以合作的很好。
這真的是越沒什麼越要強調什麼。
徐羨之恨恨的,可惜呢,就算某人炸毛也是無用的,都到了他的麾下,除了聽他的統領以外,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嗎?
難道,掉頭回荊州?
不好意思,這個琅琊王府還真的不是你想來就能來,你想走,就能走得了的!
徐羨之現在後退龜縮,不需要他再做什麼,以後的仕途也就算是斷送了。
畢竟,這樣一通操作,王謐那麼聰明,肯定會一眼看出,徐羨之這是有了顧慮。
不必管這個顧慮是從哪裡來的,究竟是什麼,但你既然不信任我,我自然也不必用你。
如今有了琅琊王府的名號,這些都是相當簡單的了,人才太多了,還怕缺了你一個?
看現在的形勢,王謐得勢是肯定的了,如果得罪了琅琊王,那麼,徐羨之這一輩子算是混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