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分析師狂按計算器,認為正邦明年的淨利潤能達到350億左右,合理估值在4500億。
林應遜自然明白,這些分析師腦子有問題,但是再過3年左右,正邦注入後浪農業養殖業務,再收購雙匯美國養殖業務之後,股票市值超過6000億都沒問題。
今年,後浪農業控股的雙匯食品,股價也一改前兩年溫吞的走勢,有後浪系的加持,雙匯股價穩步上行,到了8月底,股價已經漲破50元,市值也高達1650億。
雙匯也漸漸成了基金重倉股之一。
後浪農業控股的這兩家公司,合計市值已近4000億。
而後浪農業收購它們之前,兩家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計才700多億,特別是正邦,當時市值還不到100億。
如今,後浪系如同點金聖手,看上了哪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的股票必然長線走牛,機構資金也會跟著大舉買入,一步步推升股價。
楚陽也沒想到,機構炒作正邦的股價會這麼瘋。
重磅調研報告每個月都在出,分析師將計算器按得啪啪作響。
更別提散戶投資者了,財經平臺上,有些吹捧豬股的散戶,甚至認為正邦2020年淨利潤會達到400億,給15倍估值,市值會高達6000億,正邦的股價會漲到250元一線。
還有不少人,一直在分析猜測正邦將注放後浪農業的養殖業務,因為後浪系收購正邦後,明確提出,正邦的發展目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
而有關雙匯食品,有投資者認為,後浪系或許會藉助這個平臺,收購競爭對手,並注入後浪農業的食品業務。
總之,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大多都看好後浪系入主後,這兩家公司的長遠發展前景。
如今,後浪農業在資本市場上大名鼎鼎。
很多股民在這兩隻股票上賺一錢,轉頭就去便宜購平臺上,網購後浪農業推出的精品小包裝鮮肉,或者臘味製品,以及後浪農業生態產業園推出的各類生態特產。
嘗過一嘴之後,對後浪農業這些包裝食品的品質大為讚賞。
2019年前8個月,後浪農業包裝食品,僅在網銷這一塊,銷售規模就超過了30億。
線下銷售規模,也有15億左右。
預計全年的銷售規模能達到70億左右。
後浪農業的高速發展,讓陳維民和崔永華欣喜不已。
2019年,陳維民已經到後浪農業調研考察過兩次,崔永華作為虹陽分管農業的副市長,更是為後浪農業的新專案投資,舉辦過幾次現場辦公會。
包裝食品業務超高速發展,不僅楚陽很意外,田森和林俊等管理層也沒想到。
森海農牧這一塊,除了200萬頭生豬出欄預期大賺近40億,雞蛋、雞苗、牛羊以及飼料業務,今年也隨著價格猛漲,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森海農牧,2019年營收規模預計會突破140億,淨利潤將達60億左右。
除開養豬,森海農牧今年的利潤也會達到20億左右,相當於過去兩三年,包括養豬在內的利潤規模。
到了今天,田森也是非常感慨,當初如果不是後浪系收購了自己的森海集團,森海的幾千名員工,哪會有現在的好日子。
快50歲的田森,現在是雄心萬丈,因為按照楚老闆的規劃,再過五到六年,後浪農業集團轉為控股公司之後,後浪農業將會控股四五家上市公司,成為全球農業農業巨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