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散戶都不認同這樣的研報,認為後浪傳媒市值會突破3萬億,股價會突破300元。
8月11日上午,京都一家名為[英傑財經]的自媒體工作室,老闆陳英傑召集了4名員工開會。
“從今天開始,直到月底,你們三位負責一個重點系列選題任務,就是細讀A股中報,爭取全面蒐集到後浪系持倉的所有股票。
我們爭取9月份推出一組選題,把後浪系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都挖出來。
在此之前,我們還要蒐集梳理後浪系旗下的所有關聯公司,爭取能描繪出後浪系的概貌。
我相信,只要我們推出這樣一組選題,資料詳實,或許會創下新的流量紀錄……”
陳英傑是最關注後浪傳媒這份中報的媒體人之一。
2015年的牛市,讓陳英傑看到了證券財經類自媒體的發展空間。
2015年春節後,他從一家證券類報紙辭職,創辦了[英傑財經]。
如今剛過去不到三年,[英傑財經]在後浪號、丁冬小程式、鬥音、樰球、東財、微博等各大自媒體平臺,合計擁有了近千萬的粉絲。
陳英傑也從最初的孤軍奮戰,發展到了員工近20人的自媒體工作室,甚至還引入了風投資本,工作室估值達到了兩個億。
後浪傳媒的這份中報顯示,這家公司持倉220多億的A股市值,一度讓陳英傑非常震驚。
他突然意識到,後浪系極有可能在A股投資了更多的股票,因為他曾在好幾家白酒類公司去年的年報中,看到過後浪系的身影。
無一例外,都是持有4.99%的股份,距離舉牌線僅一步之遙。
而這次後浪傳媒中報顯示,後浪傳媒透過旗下全資子公司,也是頂格買入了8家A股公司4.99%的股票。
今年四月份,這件事一度成為證券類媒體的話題新聞之一。
陳英傑懷疑,後浪系也許持倉有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的A股市值。
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事。
8月30日,A股中報季結束了。
9月4日,[英傑財經]釋出了第一篇重磅報道:
[震驚!後浪系4.99%頂格投資A股68家公司,持倉市值超過2000億!]
9月6日,第二篇重磅報道:
[後浪系老闆楚陽疑似個人投資A股36家公司,持倉市值超過400億!]
9月8日,第三篇重磅報道:
[後浪私募持倉A股市值超過500億,涉及公司達45家!]
[英傑財經]還特別指出,這些資料還不包括後浪系控股的恆升電子、沱酒股份和正邦股份三家A股上市公司。
以及剛上市3個月的後浪傳媒,還有在港島上市的便宜購,和後浪傳媒控股的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