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後浪傳媒如何優秀,散戶在短線博弈中是賺不到錢,最可能的是割肉和吃套,除非長線堅守才能賺到大錢。”
江曉琪疑惑道:“遊資不願跟機構做對手盤?”
孟瀾道:“是呀,機構重倉的股票,遊資一般都是不願參與的,因為很可能被機構打壓,雙方的交易模式有很大區別。
機構中長線為主,慢慢推升股價,籌碼也慢慢集中,一些重大題材甚至可能做兩三年。
遊資不一樣,以短線交易為主,遊資想要短線拉昇機構重倉的股票,機構手裡的籌碼很可能就集中砸出來了,遊資再多錢也扛不住短線的下跌。
像後浪傳媒這樣的大市值股票,遊資能操作的空間非常小,如果後浪傳媒不是新股,遊資根本不可能參與。”
江曉琪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很多短期大漲的股票,龍虎榜上都是遊資。”
Louna笑道:“曉琪,去年我不到半年就翻了六七倍的那隻妖股,就是典型的遊資炒作模式,我後來也仔細研究了,裡面確實沒什麼機構埋伏。”
江曉琪又問:“老公,今晚後浪傳媒的中期業績預報出來,肯定會大漲吧?”
楚陽點點頭:“大漲是肯定的,看機構怎麼做了,如果機構想做,創出新高都有可能。”
晚上8點過,管理機構指定的網路平臺上,終於出了後浪傳媒中期業績預告:
2017年上半年,預計淨利潤在160億至168億,同比增長132.39%-136.61%……
預告一出,各大財經論壇上一片沸騰。
“哇噻,後浪傳媒業績太靚了!”
“恐怖,去年全年才150億出頭。”
“哈哈,看這架勢,後浪傳媒全年業績要破300億,每股收益要破3元啊。”
“週一肯定一字板了,幸好老子守住了,沒割肉。”
“為後浪系點贊,大超預期,太優秀了。”
“這下子,機構怎麼都壓不住了,後浪傳媒必創新高,翻一倍到180元都有可能。”
“下個週末,可以預定會所小姐姐了!”
不僅是散戶沸騰了,機構也一片懵逼。
很多機構都預期後浪傳媒中期業績在100億到105億,沒想超了60多億。
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利潤。
現在,外界誰都不知道,後浪傳媒上半年3個多月,在股票投資上完成了180億的投資收益。
這180億利潤,從5月中旬後期開始,又在逐步建倉新的股票。
上半年,後浪傳媒做了財務處理,只確認了60億投資收益,以此平滑三季度與全年的業績。
7月14日晚上,後浪傳媒中期業績達到160億成了一條大新聞,幾乎所有的財經類網站、新媒體和自媒體都在轉發,報道。
7月17日,週一開盤,後浪傳媒直接被頂了一字板漲停,持倉機構也真壓不住了。
從7月17日到19日,後浪傳媒又是三個一字板,股價也回到了117.26元。
7月20日,高開後巨量換手,遊資跑路,機構搶籌,以16%的換手率,尾盤封住了漲停,股價也回到了128.99元。
7月21日,後浪傳媒衝高到138元一線時,機構再次丟擲籌碼打壓,將股價壓回130元一線。
自此,又開始了橫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