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臺下不少嘉賓都倒吸一口涼氣。
很多人都記得,去年冬至節後浪IM業務融資250億美金時,楚老闆曾經預告今年下半年,等鬥音使用者規模過了2個億,就會開啟A輪融資。
沒想到的是,人家在今年2月底,使用者規模就突破了2個億,然後半年又翻倍。
2個億使用者,與4個億使用者,按後浪系霸道的估值,那還不得翻上一倍?
甚至,4個億使用者規模的鬥音,價值翻三四倍都很合理。
4個億使用者的鬥音,在內地市場已經是絕對統治地位了。
鬥音上線才一年多時間,從財務上看還沒有實現盈利,作為一個火到幾乎爆炸的移動互聯創業專案來說,使用者規模才是最重要的估值參考依據。
不到一年半時間,發展出4億使用者,這是過去任何網際網路產品都不曾達到過的。
當然,這也跟目前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運營規模有關。
2015年,華夏內地移動互聯使用者接近8個億,其中4G使用者達到了3.86億,佔比近半。
而今年,4G使用者還在以近乎翻倍的數度增長。
有調查機構預測,今年華夏手機使用者預計將超過13億,其中寬頻(移動互聯)使用者預計達到11.5億左右,其中將有58%左右的使用者會是4G使用者。
也就是說,2016年,華夏內地4G使用者規模將達到6.5億左右。
而楚陽知道的是,今年將是4G使用者大爆發的一年,直到4年之後,內地4G使用者突破12億。
臺上,張嵐還在侃侃而談,為臺下數十家投資機構畫餅:
“今年3月,在鬥音使用者規模突破2億之後,我們就開始在海外註冊國際品牌和公司。
大家看,這就是鬥音國際版的LOGO,鬥音國際版的名字就叫做TikTok。
目前,我們已經在亞非拉和歐美澳六個大洲,設立了66家海外公司,研發16種語言的國際版本。
鬥音國際版的研發工作,在今年一月中旬就開始了,到5月份,已經建立6個洲際研發中心。
我們的海外僱員已經超過2000人,目前以研發為主。
本次融資結束之後,計劃從10月份開始,到年底之前,在全球陸續釋出16種語言的TikTok。
去年9月,我們收購了北美的音樂短影片產品y,當時它的使用者規模只有3000萬,目前已經超過了1.5億,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
TikTok在北美髮布之後,將合併y,所以北美市場極有可能成為TikTok在海外發展最快的地區。
我們的目標是,2017年,鬥音在國內的使用者規模達到6至7億,而在海外市場達到同等使用者規模。
所以,2017年,後浪微視的全球使用者發展目標是保底12億,奮鬥14億。
從遠景來看,我們希望用四到五年時間,讓這個專案的全球覆蓋率超過50%,也就是達到全球35億左右的使用者總規模……”
臺下眾機構既愕然,也頗為興奮。
一款全球使用者規模達到35億左右的移動互聯產品,是什麼概念?
估值只怕3000億美金都打不住。
如果後浪微視明年在全球使用者規模突破12億,最少也價值1000億美金。
張嵐介紹完畢,陸天盛和崔靜又上臺了。
陸天盛笑道:“各位投資界的朋友,聽過張總剛才的介紹,大家想必對鬥音的價值和成長潛力有了很清晰的認識。本次融資,我們決定直接錨定一個合理估值,並且盡力滿足各方的投資需求,下面,請我們投資中心的崔總為大家介紹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