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6個。”
“我51個。”
“我55個。”
“我32個……”
楚陽道:“我玩手機的時間比較少,也裝了接近30個APP。桂總的手機裝得最多,能解釋一下原因嗎?”
桂枝山笑道:“我自己常用的有30個左右,另外,現在各種機關、組織,都熱衷於推自己的APP,我們報社職工,按要求裝的APP都不止10個了。說實話,這些東西多了也煩人,吃記憶體,有些用安卓機的職工意見挺大的,可是沒辦法,有要求。”
楚陽掃了一眼大家的手機,笑道:“你們看,咱們在座的,都是清一色的高檔手機,而且以蘋果機為主,基本上不存在卡頓現象,安卓機就不一樣了,特別配置低的,一年左右就會變慢,什麼清理軟體都不管用。”
曾凡道:“沒錯,這是安卓機的系統特點決定的,應用資料跟系統資料的儲存呼叫混在了一起。”
楚陽又道:“現在,手機上的移動應用,實現形式主要是兩類,一是APP,二是公眾號。多了就很煩人。
所以,我在想,咱們有沒有辦法,開發出一種類似。首先,它不佔用硬體資源,其次,應用上又比,或者叫微應用。”
張大龍和曾凡有點理解了,陷入沉思。
其他人,完全不明所以,不知道楚老闆想說什麼。
見狀,楚陽又啟發道:“我是這樣想象的。
先看公眾號,公眾號有它的方便性,可是它是死的,受到的限制很多,後臺只能進行簡單的編輯。
如果能有一種介於之間的應用,功能比公眾號強很多,比如我們去飯店吃飯,拿手機掃一下,馬上進入飯店的這個應用,可以翻看菜譜,可以線上點餐,甚至付賬。
同理,可以推廣到很多商業場景。
這種應用,我想象的是,我拿手機一掃,我的手機就有了記憶。
就是即掃即用的意思,我用完了,它就自動退出了,不用下載安裝,甚至都不用註冊,不佔資源,不消耗我的手機流量。
然後具體放在咱們的[丁當]親友版來說,它首先是一個平臺,現在有接近兩個億的流量。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開發出一種程式模板,就像是一部組合的,模組化的,可以傻瓜式組裝的應用程式。
就像我們給孩子網購一套需要自己組裝的玩具,對照著說明書,自己就能搞定。
然後呢,像剛才講到的商家,或者一家小公司,他自己去開發一個APP代價比較高,也沒有合適的推廣渠道。
用我們設想的這個應用,他只要找到稍微懂點軟體技術的人,就能把它組裝起來,變成自己的應用,然後還能借我們的平臺獲取客源,比如與它的公眾號關聯起來……”
張大龍沉思一陣,突然激動地站起來:“董事長,你這個設想,實在太天才了,完全可能引動一次移動應用的革命!”
面對張大龍的激動,楚陽故意詫異道:“龍哥,技術上真有辦法實現?”
張大龍道:“有,一定有,肯定有,而且我們也必須要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