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傳媒天王> 174 董事長是被創業耽誤了的歌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4 董事長是被創業耽誤了的歌手 (1 / 3)

2月1日,[後浪商城]專案舉行為期一天的閉門總結和討論會。

專案總監,31歲的劉玲率先總結了這次效果驚人的盲盒營銷:

“我在電商行業從業快7年了,幹過四五種職位,在[後浪商城],我感覺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這次極具創意的盲盒營銷,讓[後浪商城]在電商行業站穩了腳根。

我們首先要感謝董事長,正是董事長的創意,讓這個專案一夜之間崛起,風頭甚至蓋過了掏寶。

這是我過去從沒想象過的事……”

下午,楚老闆發言了。

“上午,專案組和營銷中心,對盲盒營銷活動總結了很多,這次活動背後,是上千家供應商,涉及到非常繁雜的組織工作,大家工作到位,很辛苦,很努力。

商品流通是一種很有趣的市場現象,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過去我在報社作記者時,採訪政府推動的菜籃子工程,然後發現,從菜地到城裡的菜市場,最短的距離可能只有十幾公里,但疏菜從菜地出來,最後擺到菜販的攤位上,價格至少翻了四五倍。

在特殊的時節,比如大雨,比如春節這樣的節日,價格可能翻8倍甚至10倍。

這裡面,根本的原因就是流通環節過多,市民一直抱怨菜價貴,政府甚至推動設定一些平價疏菜店,仍然改變不了這個現象。

電商興起以後,對商品流通環節的縮減起了重大作用,渠道流通開始扁平化了,網購商品因為價格便宜,推動了電商的超快速發展。

但是,放在全國商品消費市場來看,這種改變還不夠強。

比如看服裝鞋襪和大量的生活日用品,特別是服裝,可能從生產廠家出來,經過各種流通環節,最後在零售店面上架銷售,出廠價到零售價之間,仍然翻了好幾倍甚至十倍以上。

就拿這次的盲盒營銷來看,我們選擇的產品是日用小商品,10元的售價,供應商出廠的綜合成本都不高於2元錢,超出400%的毛利,我們與供應商對半分利,大家都能掙錢。

這樣的產品,放在各地的批發市場,批發價格都不止10元。

盲盒營銷,除了創意新奇,給了部分使用者中獎的感覺,本質上,還是類似於一次大規模的工廠化直銷,透過電商這種形式,將流通環節壓縮到了極致。

盲盒為什麼有成功?是因為低成本。

為何能有如此低的成本?核心是產品價格不透明。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電腦為例。

十幾年前,賣電腦是暴利,一臺電腦能賺幾千塊錢,但那時候市場規模小,未普及。

現在,無論是PC還是膝上型電腦,早已是薄利商品,因為從配件到整機,價格已經極度透明,品牌商只能掙一點加工費和品牌溢價,因為整個供應鏈都是標準化的。

但是,服裝這樣的產品,價格就從來沒透明過,同樣的布料和款式,甚至同樣的做工,價格可以相差好幾倍甚至十倍,大品牌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實際上生產成本都差不多。

這是因為,整個行業沒有形成標準化的,價格透明的供應鏈,行業前十大品牌,加起來的市佔率也非常小。

這類商品實在太多了,數不過來,因為價格不透明,就是[後浪商城]的機會。

[後浪商城]要研究工廠化直銷的產品,有潛力的行業,可以挑選幾家甚至幾十家工廠,以超低價格仍然可以透過流通渠道極限扁平化的模式取勝。

我們甚至可以研究自創品牌,貼牌生產,但是,一定要防止和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入這個體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