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新聞]2.0版本,如同放出了一顆炸彈,在專業論壇反響最為熱烈。
在專業人士眼裡,[後浪號]類似於微博,但功能比微博強大,加之[後浪新聞]的重金扶持,[後浪號]有望很快在自媒體領域出頭。
而新聞段段評這個功能,才是真的秀,創意實在太棒了,實在是吸引使用者的利器。
“[後浪新聞]如同一匹特立獨行的大黑馬,迅速崛起,現在,什麼新狼、瘦狐、網壹這些老牌新聞門戶,還在抱守PC端,轉型遲緩,我真替他們擔心……”
“還是鵝廠穩,鵝廠最先推出新聞客戶端,又重金收購[薇信],在移動互聯時代已立於不敗之地。”
“鵝廠就不說了,有錢,壕,而且動作也快。感覺[後浪新聞]2.0版本出來,勢頭已不可阻擋,後浪傳媒如同移動互聯時代的一條鯰魚,先做出了[薇信],後有[後浪新聞],這對使用者是大好事啊。”
“[後浪新聞]推出[後浪號],又搞出新聞點點評,使用者規模肯定會迎來一波暴增,隨著海量資料的暴漲,我很懷疑,他們的後臺能否撐得住。”
“笑話,[後浪]的創始人之一曾凡,是從薇軟研究院出來的,人家在考慮後臺架構時,怎麼可能不會預見到這種局面,人家可是做出[薇信]這種大爆款的牛人。”
“我感覺,後浪傳媒除了曾凡,背後還有牛人,很多產品創意實在太天才了……”
事實上,在[後浪號]以日均一萬號左右的速度猛增註冊時,[後浪新聞]的段段評功能,漸漸引發了更多關注。
很快,這裡就成了網友的歡樂場。
一些熱點新聞的段落留言,動不動就是10萬甚至20萬條。
“打卡!”
“簽到!”
“到此一遊!”
“留個爪……”
“我留倆爪。”
“我老婆在生孩子,藉此寶地,祈禱母子平安!”
“我看[後浪]被經理罵了,在此罵回去:祝他生孩子沒屁眼!”
“這新聞中的女孩好傻!”
“大家好,請叫我龍傲天!”
“學生黨路過……”
“今天誤入女廁,急中生智,翻白眼裝瞎,一美女提起褲子,扶俺進了男廁。”
“……”
大部分評論,都是圖新鮮找樂子的沙雕語言。
漸漸的,一些人開始挖空心思,秀各種段子。
很多人,開始喜歡看這些沙雕評論,勝於看新聞。
[後浪新聞]的使用者規模果然迎來一波爆增,DAU也是一路拔高。
6月底,距離[後浪新聞]2.0上線才8天時間,使用者量便突破1400萬,接近1500萬。
7月15日,使用者首破2000萬,[後浪號]註冊破30萬。
8月1日,使用者破2500萬,[後浪號]註冊破百萬。
8月22日,[後浪新聞]使用者破3000萬,DAU超1200萬,[後浪號]註冊破了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