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貴道:“是啊,他本是技術官員出身,年輕時在電研所,後面又去區縣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做副市長時,分管的也是科技這一塊。”
楚陽也很高興,陳維民如果上任市長,是真有可能推動他設想中的資料港規劃建設。
未來,如果引入幾家大型的網際網路企業,在虹陽建設資料中心,加上有後浪傳媒的帶動,想象中的[西部資料港],就有望從理想化為現實。
2月13日,政協大會開幕,第二天,便是分組討論,楚陽被分在第三組。
上午9點半,分組討論剛進行不到半小時,陳維民進來了,讓楚陽稍感意外。
此時,都還沒輪到楚陽發言。
第三組,以科技界的委員為主,也難怪陳維民要參加這個組的分組討論。
陳維民坐下20分鐘後,輪到楚老闆發言了,楚陽自然是聚焦他的[西部資料港]暢想。
“虹陽作為一座科技之城,20多年前,以彩電為代表的電子產業曾經獲得極大成功,但在2000年左右的資訊化大潮中,明顯落後了,迄今還沒有一家以資訊化或網際網路為核心的大企業。
這十多年來,網際網路發展很快,過去以全球資訊網為主導,PC迅速普及,寬頻產業發展很快,然後誕生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一直在高速成長。
那個時代,虹陽錯過了,因為虹陽在地理位置上處於明顯劣勢。
現在,隨著3G技術的快速應用,移動互聯時代來了,移動網際網路又是一次巨大的機遇,後面,還會有物聯網。
無論是移動網際網路,還是未來的物聯網,其中有兩個核心的技術方向,一是對大資料的挖掘與應用,二是對智慧技術的應用。
大資料與智慧技術,兩者有天然的結合優勢,會產生遠勝於全球資訊網時代的豐富應用場景,這也是一個潛力非常巨大的產業。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因為寬頻技術的發展,過去的地域差異就會淡化,這就是虹陽發展新型資訊化產業的機會。
比如我們後浪傳媒,選擇在虹陽建設[後浪科技園],先期匯入內容稽核與大資料這兩大中心,後期計劃匯入智慧技術與雲端計算研發中心,是看重了在虹陽發展的優勢。
後浪傳媒的根據地在特區,技術類人才也集中在特區,未來,虹陽會成為後浪傳媒發展最重要的大後方。
後浪傳媒在虹陽投資,政府有非常優惠的政策支援,我們在虹陽投10個億,如果放在特區,可能50個億都不止。
虹陽作為後浪傳媒的大後方,不僅有政府大力支援,土地、人力等各方面的運營成本,都是一線城市的幾分之一,優勢也非常明顯。
虹陽本地也有20萬左右的科技型人才,人力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未來,如果虹陽能透過優惠政策,吸引幾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將資料中心設在虹陽,那麼這個資料港就基本成型了,有望形成一個以大資料為中心的產業叢集,科創園區的百億產業規劃,有可能提前實現。
未來,城市與城市之間,既是產業發展的競爭,也是科技發展的競爭,更是人才和人口吸附力的競爭。
以新型資訊化技術與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型科技產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產業的發展與推動,就像網際網路創業一樣,領先一步,就可能意味著領先一大步,強者恆強……”
楚老闆的發言結束,馬上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不服不行,人家的發言條理清晰,邏輯分明,更重要的是,後浪傳媒要在虹陽投入10個億的真金白銀。
陳維民讚賞道:“剛才楚陽委員的發言很精彩,也引人深思。沒錯,作為一座科技之城,虹陽在網際網路時代明顯落後了,需要奮起直追。政府這邊,一邊會認真研究大家的建議,做好產業規劃,為企業做好服務。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就像剛才楚陽委員描述的那樣,發展非常快,機會也非常多,就像後浪傳媒,我在一年多前還去考察過,當時也完全沒有想到,短短一年之後,後浪傳媒會有近百億的估值,並且這麼快就在虹陽大筆投資。
這類新型資訊化技術產業的發展速度,遠遠不是傳統產業可比的……”
陳維民發言結束後,楚陽又舉起自己的手機。
“這麼一部小小的手機,隨著軟硬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十年左右,會是移動互聯時代的核心,會誕生無數創新的應用,造就新一批網際網路巨頭。
這些年,電子商務發展很快,估計在座各位很多人都有過網購經歷,用過知付寶。
想象一下,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發展,這種網路支付技術遷移到手機上,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未來,我們上街消費,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在街邊的小店小攤買點東西,可能只需要用手機掃一下,錢就付出去了。
這種,可以稱之為移動支付,到時候,我們兜裡不用揣一分錢現金,也可以行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