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5點過,虹陽直達特區的航班降落了。
楚陽一身夏天的休閒打扮,身邊跟著財務夏小梅,慢慢走出了特區國際機場。
夏小梅今年27歲,在《虹陽瞭望》專案幹了6年財務,是董芳投資這個專案之後,最早的班底成員之一。
夏小梅也是楚陽舅媽的侄女,算得上親戚了。
遠赴特區上班,夏小梅本來不大願意,因為孩子才4歲。楚陽給她開了8000元的月薪,夏小梅也就同意了。
現在,她在《虹陽瞭望》一年的收入也就不到6萬。
楚陽跟她約定,先在特區這邊幹一年,一年之後,夏小梅可以申請回虹陽。
出了機場,很快就見到了曾凡,曾凡上午就飛過來了。
兩人先來了一個男人的擁抱,楚陽笑問:“京城的事都處理好了吧?”
曾凡道:“處理好了,只是我主動辭職,人家不給一分錢補償。”
楚陽在曾凡肩頭拍拍:“沒事,那點小錢,你很快就會看不上的。”
曾凡苦笑:“也就是你楚老闆會這麼說話。”
曾凡快中午時分到的,一直候在機場,上了計程車,楚陽說直接去越海街道一帶。
從機場到越海街道有30公里,下了車,楚陽讓夏小梅就近找了一家商務酒店,要了兩間好一點的房間。
要做公司創業了,還是儘量節約一點,特區可不比虹陽這種小城市。
晚餐,就在附近找大排檔吃海鮮,喝啤酒。
曾凡是做事的人,一坐下來說問:“楚陽,這家公司的名字你想好了沒有?”
楚陽道:“這家公司,我打算叫它[後浪],你覺得怎麼樣?”
曾凡有些不解:“後浪,有何寓意?”
楚陽笑道:“都說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我希望這家公司能一直保持創新的核心精神,一直都做後浪。”
曾凡哈哈一笑:“好名字,沒錯,我們要一直做後浪。”
楚陽又道:“公司名字,我已經想了很久了,全稱就叫[後浪數字科技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先註冊成有限公司,以後條件成熟了,可以考慮改成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跟股份有限公司區別較大,後者要求設立董事會,而且最高權利機構是股東大會。
目前,楚陽想註冊的[後浪]公司還不具備條件,或者即使具體條件,他也暫時不想做成股份公司。
初期階段,他要主導這家公司前進的方向,組織機構方面儘量簡單一些才好。
4月13日上午,楚陽帶著曾凡兩人,先去附近尋找辦公場地。
從越海街道辦事處往北不到3里路,過了一座立交橋,便是未來大佬科技企業扎堆的地方。
楚陽跑去一看,沒想到還是一大片荒涼之地,鵝廠的那棟大廈都還沒開始修建。
鵝廠的總部大廈倒是建成一年多時間了,楚陽也過去看了看,是在特區大學北邊,周邊仍是一片新開發的氣象。
想想後,還是退回配套環境成熟的越海街道辦事處附近,選中了90年代中期興建的寫字樓越海大廈。
這棟老寫樓租金很貴,達到了每月200元一平米,較開發中的科技園區貴了40%以上。
考慮了公司開業後員工的生活環境,楚陽還是選了越海大廈。
租了300平米的寫字間,每月租金就是6萬,加上物業等費用,一年下來,80萬都打不住。
曾凡嫌太貴了,楚陽呵呵一笑:“老同學,沒有一個便利舒適的辦公環境,你這邊又上哪去招聘人才。放心好了,咱們不缺錢。”
這一次,楚陽準備了260萬,其中180萬是DM專案抽出來的,另有80萬是[小棗酒吧]這幾個月的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