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有御史照例彈劾李牧,彈劾白起。在這位御史看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彈劾肯定是失敗的。但是,我輩文人,豈能因為失敗就停止彈劾?
所以,他又一次上書。上書之時,他就做好了被拒絕甚至是被簡王批評一頓的準備了,可是誰知,等了一天,也沒有等來任何結果。
又等了一天,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三天後,御史終於反應了過來,這一次陛下也對那群武將不滿了。以前總是壓制御史,不讓御史彈劾他們,是因為他們還有用,如今新軍已成,西夏已滅,這些武將已經沒什麼用了。
更何況,這位御史也不覺得,李牧有什麼大本事。
在文官之中,對於這一戰的主流看法是這樣的:不是我軍太能打,而是西夏腐朽了,再加上新軍極其強大,所以就算是一條狗當元帥,這一戰也能打贏。至於李牧小兒,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所以,在自以為自己明白簡王心意之後,他就立刻回到家中,發動親朋好友,發動圈子裡的其他文官一起上書,彈劾李牧擁兵自重、囂張跋扈、意圖造反!
這一次,簡王仍然躲在後宮之中,不對這些奏摺進行任何批示,就好像沒看到一樣。
皇宮中,呂不韋正在幫助簡王批示奏摺:“陛下,這就是我朝的文官,說他們是垃圾都侮辱了垃圾,臭不可聞,簡直是臭不可聞,大宋朝若在這麼下去,就算老臣不動手,也會有其他賢達選擇起兵造反,匡扶社稷。”
不過這一次,呂不韋仍舊沒有對御史們的奏摺進行任何批示。而御史們則是又一次開始了腦補:官家不是對武將們沒有意見,而是官家要臉,我等必須立刻找到李牧造反的證據才行!
數日後,文官們再次集體上書,並且提出了好幾項證據,這些證據,看的呂不韋都氣笑了。
“證據一,李牧擁兵自重,故意逼反西夏地方部落,使得他們前去投靠李乾順,以至於朝廷足足拖延了一年時光才消滅西夏,有造反嫌疑!”
“證據二:李牧的庭院之中,忽然長出了靈芝,這樣的異象,自古以來都只出現在天子的家裡,而李牧的家裡卻也長出了靈芝,所以李牧圖謀不軌,他心裡一定在思考如何造反。”
“嘖嘖嘖,庭院裡長靈芝,文官們玩來玩去也就只會這一套了,這就是大宋朝的好文官。當年,狄青就是這麼被玩死的吧?”
今天說你擁兵自重!
明天說你圖謀不軌!
後天開始扒舊賬,說你某年某月某日,曾經於某地說了一句不敬朝廷的話,一看就是個大反賊。
大後天說你家裡長了靈芝,這樣的祥瑞,本是天子家裡才能擁有的,你狄青卻有了,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大大後天說今天老夫碰到狄青,卻發現此人竟然敢不貪汙,這是什麼性質?這是想要獲取軍心,他一個武將,不好好的貪汙,竟然敢清廉如水,還想要獲取士兵擁戴,他若不是有著謀逆之心,怎麼會這麼做?
“證據三,李牧不貪汙,不僅不貪汙朝廷的軍餉,連戰利品都沒貪汙,整個西夏的府庫,都被他及時的交給內庫,這是他擁有長遠志向的證據,而大宋朝,武將是不能擁有長遠志向的。”
“證據四,李牧打了個大勝仗,使得國內武人有抬頭的趨勢,為了防止重演五代舊事,希望朝廷直接斬了李牧麾下的大將武松、小將嶽和,透過這種斬小保大的做法,讓李牧明白朝廷的威嚴。”
讀到這裡,呂不韋是徹底的氣笑了,雖然簡王一直什麼也不說,但呂不韋卻一直在說給簡王聽:“又是狄青舊事,這些文官,就不能創新一下?”
至於武松和嶽和究竟犯了什麼錯?
莫須有錯!
莫須有懂不懂?
對武將莫須有也是大宋朝的慣例了,不是從岳飛才開始的,只不過秦檜親口說了出來罷了。
“這一次,臣繼續留中不發,陛下不妨猜一猜,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呂不韋冷冷的道。
又數日,文官們經過腦補後發現,自己似乎已經摸清楚了簡王的心思,如今也又一次到了馬放南山,打壓武人,彰顯大宋朝政治正確的時候了。
這一次,文官們直接聚集起來,成群結隊的在李牧前往軍營的路上,攔住了打算前往軍營的李牧。
李牧身材極為高大,兩米左右,卻顯得很勻稱,渾身上下也給人一種流暢的美感,不像有的武將,有著一個大大的將軍肚,也不像有的武將,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看起來就強壯的跟條狗熊一樣,李牧就是那種勻稱、高大、魅力高,一看就值得信任的人。
一般來說,武人、江湖人士看到這樣的李牧,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然後誇上一句好漢子。
不過當文官們看到這樣的李牧之後,各種惡毒的話,瞬間就說了出來:“果然是狼子野心,一個武將,卻長成這樣,這不是故意收買軍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