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師兄你想差了,早就和師兄你說過了,你要多讀些政治相關的情報,哪怕只是多看看孔丘師叔釋出的翰林學報也沒問題,多少能增長一點政治素養。”
“江南士紳是不會造反的,他們沒這個膽子,他們沒這個種!他們不是北地那些活不下去的農夫!”
“北地農民,在破產活不下去的時候,會選擇造反!會選擇死前也要咬掉士紳、官員、朝廷一口肉!”
“可是江南士紳不一樣,他們哪怕失去了絕大多數財產,剩下的一點點也夠他們幸福快樂的活下去了。至少,夠他們一天三頓吃到自己餓死,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太有錢了!
江南士紳,哪一家沒有個幾十上百萬兩銀子?
伴隨著海外貿易,每年都有數百萬兩白銀湧入大明朝,半數以上的銀子,都消費在了江南,都被江南士紳給藏到家裡的地窖中了。
這麼有錢的狗大戶,即使破產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他們完全可以靜靜等待數年時光,當風頭故去之後,隨便找出一個以前藏銀子的地方,把銀子挖出來,就又可以過上體面人的生活。
“北地農夫,破產之後除了造反就只能餓死,所以他們別無選擇。江南士紳,即使破產了,也還能一天三頓飯的活下去,能活著誰願意死呢?江南士紳,始終有選擇權!北地農夫,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權!”
說到這裡,風逸搖了搖頭:“當年因為魏忠賢而敗落計程車紳,如今已經恢復一大半了,這就是所謂計程車紳大戶,詩書傳家!”
“他們有人脈,有藏起來的銀子,只要後代稍微努力一下,就有數不清的叔叔伯伯過來幫忙,一人誇一句,就能把後代誇成天下少有的絕世奇才。”
“所以,在不傷害他們性命的大前提之下,即使我做的再過分,他們也不會造反,因為他們不敢,他們的生活原則之中,就沒有造反這個選項!”
“當然,他們不會自己造反,不代表他們不會鼓動別人造反!比如左良玉、左良玉、左良玉!”
“這位大軍閥,如今駐紮在武昌,號稱有三十萬大軍,把整個湖北當做自家的封地,天天洗劫湖北,那麼富裕的武昌,如今被大軍洗劫了好幾個月。如今,連當地士紳都開始活不下去了。”
聽到這裡,龐涓點了點頭:“在這一點上,咱們師兄弟的想法是一樣的。如今的左良玉,已經沒有退路了。”
“他的實力,在如今的朝廷這裡,已經不算什麼了。師父看不上他,丞相也看不上他。他沒有繼續當軍閥的資格,朝廷也早已經不再給他任何補給。”
說到這裡,龐涓就閉嘴不言。
因為他發現,自己和風逸,其實是一樣壞的!
只不過,風逸是表面上看著就很壞,自己是拐彎抹角的壞!
清洗朝廷高層,讓左良玉在朝廷高層沒有任何熟人,這件事情是王詡做的。
以太子監國為由,召左良玉前往南京覲見監國太子,是自己提出的建議。
左良玉不敢來之後,還是自己以此為由,斷掉了朝廷給左良玉的糧餉。
到了這一步,左良玉是進退兩難!
退一步的話,現在是沒事兒,但將來八成不得好死!
王詡和龐涓當然是沒空報復他,但是此刻退了,必然要上交兵權,以左良玉過去的作為,他很難得到王詡的信任,這就意味著他不可能進入太師府高層核心,那麼那些被他麾下士兵搶劫、禍害的武昌、乃至湖北士紳,是不會放過他的!
進一步的話,他又沒有這個膽量,實在是孔丞相、王太師二人太過強大,以至於一南一北,聯手之下,大明朝竟然有了起死回生之望!
這直接讓左良玉的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沒有朝廷的補給,麾下還有三十萬大軍,光吃農民怎麼都養不活,自然就只能吃士紳!
如果沒有風逸的計劃,那麼在龐涓的計劃中,左良玉應該是這麼死的:吃完了士紳之後,只能換個地方繼續吃,最終吃到天怒人怨,他就可以帶著數萬楚軍,前去平叛。
將數萬精軍,平定數十萬反賊亂軍,這樣的大規模戰役,只要打贏了,打的很漂亮,八成可以刷出一個傳奇成就。
“所以,江南士紳一定會勾結左良玉,最終沒有選擇的左良玉,也只能立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選擇起兵造反。即使他不造反,江南士紳也會努力讓他造反!”
江南士紳自己造反不行,但鼓動別人造反,老有經驗了。
數日後,審判結果出來了。
之所以這麼快就出來,主要是風逸這次要的不多!
按照風逸的補償標準,當一年義子,給十兩銀子。而風逸的兩位兄弟再加上他們的父母輩,一共獲取了總數約八百兩銀子的補償,然後在眾人見證之下,彼此斷絕關係,不再是義兄弟。
八百兩銀子一點兒也不多,所以楊家的狗大戶,在看到三堂會審的大場面之後,當場就拿出了一千兩銀票,並表示不用找了,多餘的二百兩,就當是他這個當哥哥的,給兩位弟弟的臨別贈予了。
楊家家主本以為事情到了這裡就結束了,可是誰知風逸大袖一揮,便有上百位義子義女齊齊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