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第三十四章 最後一場(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最後一場(完) (1 / 6)

2008年8月23日,

鳥巢國家體育場。

燈火輝煌的體育場內,人聲鼎沸,加油助威的口號聲一如往常,沸滿盈天。

時間已經是晚上9點10分。

賽道上,激情四溢的比賽正在進行。

今天已是本屆奧運會正式比賽的最後一個比賽日。

此時場中正在進行的也是本次奧運會除馬拉松以外的最後一個比賽專案,男子4*400米接力。

比賽已過去大半,參賽決賽的8只隊伍都分別完成了兩棒交接,第三棒的選手順利出發,比賽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

400米的起跑線前,準備跑最後一棒的8名選手按照先後順序在起跑線前,從內而外的依次排開。

按照上一棒最先達到200米起跑區域的順序,林幕排在了第二的接棒位置上。

在他前面的是,美國隊第四棒的選手瓦里納。

林幕看了看其他對手,或焦躁,或期待,又輕瞥了一眼瓦里納,有些透出身體噴薄而發的自信在徐徐升起。

林幕暗自一笑,接著視線穿過賽場看向了賽道的另一邊。

美國隊領先,美國隊的第三棒選手內維爾已經拉開華夏的第三棒何俊有四五米的距離。

對於短跑專案來說,四五米,看起來差距確實挺大。

可三棒還有半程,還有他的第四棒,林幕並沒有任何焦躁。而且,就算最後輸了,他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惜。

從他決賽安排棒次的時候,已經把所有可能有的情況結果都考慮過了。

華夏田徑隊到目前為止已經實現了男子短跑專案,從個人和團體的金牌壟斷,且每個專案都是破世界紀錄、奧運會記錄。

可以說,已經是突破天際的一次奧運會歷程。

輪到現在的最後一項,無數國人肯定十分期待於這最後一項比賽也能拿到金牌,實現金牌的大圓滿。

林幕自然也希望,不過比起拿這枚金牌,林幕更希望的是比賽能帶給短跑隊的運動員更多的實際鍛鍊意義。

八支決賽隊伍,華夏、美國、俄羅斯、巴哈馬、英國、波蘭、比利時、澳大利亞。

從硬實力上來說,爭金牌的也就是華夏和美國。

從現在的比賽程序來看,形勢也是按照了人們所預測的方向在發展。

美國第一,華夏第二,兩隊之間相差幾米,而兩隊甩開其他隊友已經超過了10米,還有半圈加一棒,倒也不能說完全追不上,但想想各隊的陣容,估計從一開始,其他隊就沒覬覦過前二。

400米比賽的前六名,華夏和美國各佔其三,從硬實力上來看就已經甩開了其他隊一大截。

倒是華夏和美國最終如何,值得人們去多給些分析。

單項前六的各自三人,實力綜合對比,華夏稍強,也強的不算太多。再加上各自的另外一棒,美國隊的是本屆奧運會400欄金牌得主安吉洛·泰勒,華夏隊的是徐之舟。

從以往個人最好成績上來看,徐之舟稍遜一籌。最後綜合起來,紙面實力,又是一個伯仲之間。

到比賽中,就只能看一些簡單的戰術和選手各自的狀態發揮了。

發揮方面,這不用說,每一位運動員都會對各自狀態做調整。

至於戰術……

400米專案的接力其實並沒有太多接力配合上的考究。

要說能有的戰術,也就只能是選手的先後出場和佔道佔位的考量。

不同於4*100米接力,4*400米,除了第一棒和第二棒的半程,從之後開始,選手們就可以並道了。

接力區也是起跑線範圍,沒有固定的位置順序,全部都是按照上一棒選手到達200米起跑線位置的先後來安排。

因此,有時候,把實力越強的選手安排的越靠前,多少能起到一些戰術上的優勢。

基本上決賽隊伍都是安排了各自最強的選手跑的第一棒,美國隊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的第一棒安排的是本次400米單項的銀牌獲得者梅里特。而華夏這邊,林幕卻是沒有如此安排。

他安排實力最弱的徐之舟,第二棒選擇的是朱昆。

從根本上來說,林幕是想給徐之舟一個公平位置上直面世界頂尖選手的機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