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袁術與大將軍的數次交手,皆已失敗告終,這次恐怕也難逃戰敗命運。”徐庶說道。
“是啊,袁術是以往都沒贏過……”
劉備唏噓道。
其實何止袁術沒贏過鄭寶,他再徐州之時,不也被鄭寶治得服服帖帖的?到現在,他還沒想明白,為什麼鄭寶會放了他,還建議他來荊州。
難道是壓根沒把他當對手看待嗎?
想到這裡,劉備的心不由得一緊,這也太打擊人了。
“玄德公,其實不管袁術如何,大將軍都會先行攻打豫州,而袁術,無論如何努力都擋不住。”徐庶篤定道。
“為何?”
劉備也堅信鄭寶會贏,但是他並不認為袁術沒有反抗的機會。
“以前大將軍師出無名,如今是奉旨討伐,煌煌天威,袁術如何抵擋?”
徐庶笑道。
“那元直以為,當今天下,還有誰可結束這亂世,重整山河?”劉備問道。
他這麼問,是原因的。
徐庶對鄭寶的能力向來推崇備至,鄭寶想知道,除了鄭寶之外,在徐庶心目中,還有哪些人能夠收拾這破碎的山河。
“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冀州人口繁多,糧食滿倉,披甲之士數以十萬計,實力雄厚,乃大將軍勁敵。”
“西蜀劉焉,擁天府之國,自成一系,易守難攻,據兵家要地,若他日揮軍東出,死勢不可擋也。”
“荊州劉表,坐擁荊州,水軍戰力天下無雙,所得精兵強將輔佐,可成大業。”
“兗州曹操,收青州黃巾百萬,兵源充沛,其人素有大志,能力手段俱佳,假以時日比成一方豪雄。”
徐庶說的這四個人,是他認為最有實力與鄭寶競爭的對手。
劉備沒聽到自己的名字,心裡難免有點小失望,不過想想也是,他半世浮沉,基本都是在別人麾下做事,唯一一次機會還被鄭寶給搶了。
“元直,我亦有匡扶漢室志向,可有妙策教我?”劉備問道。
“我知玄德心思,欲引薦一大才!”徐庶笑了,劉備逢人便說自己是漢景帝玄孫,多次在他面前談及理想,對劉備,徐庶是比較佩服的。
因為此人為了心中宏願,帶著兩名結義兄弟從鎮壓黃巾開始,一路打拼過來,碰到的艱難困苦無數,仍然可以保持初心,這種越挫越勇的品性,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之一。
有這種品性的人,徐庶也願意為他推薦人才。而徐庶自己,更加傾向於前往揚州,九江郡的招募令還有效,他想去看看。
劉備聽到徐庶要給自己推薦大才,心中激動不已。連徐庶這等大才都要以大才稱呼的人,該有多厲害?
“不知這位大才現在何處?”劉備躬身一禮,非常焦急。
“南陽隆中,諸葛孔明!”徐庶說道。
“諸葛孔明與元直相比如何?”劉備知道這麼問不好,但是還是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