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試探性攻城失敗,夏侯惇不會放在心上,因為他的決定而戰死計程車卒也不會影響他的情緒。
這些都是必要的戰損,都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不能說夏侯惇冷血無情,因為慈不掌兵。夏侯惇身為曹軍大將,為了曹操的心願,對北海圍而不攻,已經跟仁慈了。
如果還是前幾年,孔融要是不出來投降,夏侯惇屠城都有可能,而且攻勢必定是一波接一波,不會像現在只是試探。
“將軍,主公有令,命你全力進攻北海,一個月內拿下青州全境!”
營外有傳令並狂奔而至,給了夏侯惇這麼一道命令。
“主公為何改變戰術?”
夏侯惇問了一句。
“揚州漢軍動了,還請將軍過目!”
傳令兵從懷裡拿出密信,然後快馬離開,他還得趕去下一站。
“張多,趙雲?”夏侯惇看著信裡的內容,知道曹操為什麼要他全力攻城了。
張多趙雲帶著五千騎兵過來,打著支援北海的幌子,如果不在他們到達之前破城,還真有點麻煩。
人家是騎兵,來去如風,他們的騎兵虎豹騎跟在曹操身邊,沒有空過來迎戰,而且就算虎豹騎來了,是不是人家的對手還不一定。
攻城就攻城吧,反正北海就一個太史慈能打,其他的都是草包而已。
曹操的命令,夏侯惇還是要聽的,他決定,明天全力進攻,破城的同時,爭取把太史慈給俘虜了,回去也好獻給曹操。
第二天,曹軍夏侯惇部盡數集結,城外黑壓壓一片,孔融見此場面太過壓抑宏達,兩腿不自覺的發軟。
剛才夏侯惇說了,再不投降,破城後要屠城三日,讓他孔融為此內疚一生。
有道是攻心為上,夏侯惇已經把孔融的心緒攪亂了。
“使君,敵軍準備進攻了,你還是先下去吧,這裡危險。”
太史慈說道。
曹軍陣中那十幾架投石車就在那裡矗立著,這傢伙可不是開玩笑的,真砸過來,在城牆上就是地動山搖,站都站不穩的。
孔融看看城外的敵軍,又看看自家的守軍,感覺雙方的氣勢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就氣勢上看,他們單方面被碾壓了。
心裡糾結,孔融想退到城裡去,那裡比較安全,但是他又想留下鼓舞士氣,畢竟他已經向朝廷求救了,萬一朝廷大軍過來,他不在的話,一世英名可就毀了。
到時候落得個膽小怕死的名聲,對他孔融,對他孔家都是個巨大的打擊,誰讓他是當世名儒呢。
為名聲所累,說的就是現在的孔融,既怕死,又想保全他的好名聲。
“太守大人!”
看到孔融舉棋不定,守將說話了:“曹軍已然準備總攻,勝敗在此一舉,我軍士氣低落,需要您在這裡鼓舞士氣,堅守待援!”
“將軍,此地太過危險,使君留在這實在不妥……”太史慈擔心孔融的安全,與守將意見相左。
“子義啊,昨天你我精疲力竭方能抵禦曹軍的試探,今天曹軍總攻,若沒有太守鼓舞士氣,單憑你我二人,恐怕堅持不到援軍過來。”守將說道。
“援軍?哪裡的袁軍?”太史慈問道。
他的身份低,現在才知道,他們居然有援軍。
“老夫已向朝廷求援!”孔融說道。
“朝廷的袁軍,遠在揚州,恐怕來不及趕到,不過使君不必擔心,若北海守不住,我便護著你殺出城去。”太史慈信誓旦旦的說道。
這麼熱血的話,讓孔融心中一暖:“子義有心了,身為北海太守,老夫有何面目逃離北海?”
“你等努力殺敵便是,老夫便在這城牆之上,與眾將士共同禦敵!”
孔融拔出早上佩戴的長劍,彷彿回到了年輕仗劍而行的時候,有一股子書生意氣散發出來。
“太守大人要與我等共同禦敵!太守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