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鄭寶、曹操完成預訂任務,掃平陳、梁、沛三國境內黃巾。
皇甫嵩和朱儁兩路大軍也捷報頻傳,三郡之地平定,皇甫嵩立即上表朝廷。
因為朱儁先敗一陣的原因,皇甫嵩有意推功給他,因此朱儁被朝廷封為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皇甫嵩則被封為都鄉侯。
曹操的官職暫時沒有變動,看朝廷的意思,還在考慮當中,按照歷史的軌跡,他會被封為濟南相,管理濟南國。
對鄭寶的封賞就比較寒磣,遷討賊校尉、領巢縣縣尉。
給校尉前頭加個封號,以示區別,顯然比尋常的校尉要牛逼一點,至於縣尉,回去才能上任,暫且沒用。
為了安撫鄭寶的情緒,皇甫嵩特意送來許多兵器鎧甲,讓鄭寶能補充一下兵員,好繼續隨他作戰。
其實這個封賞,鄭寶還是比較滿意的,朱儁也只是遷鎮賊中郎將而已,不過因功封侯確實風光,別人羨慕不來。
他鄭寶白丁一個,不可能一上來就封侯,被封為討賊校尉,已經非常不錯了,回去還能當縣尉呢,怎麼也算得上地方實權人物。
這裡面,估計皇甫嵩替他說了不少好話,不然他這種沒有根基,沒有背景的小年輕,頂多混個校尉噹噹。
眼下還有仗要打,立功的機會還很多,官方認證的官職有了,還有希望繼續升遷,不用太著急,年輕就是資本。
豫州戰事平息,獲得封賞之後,朱儁領兵南下,去荊州進攻南陽張曼成所部黃巾,以解宛城之危。
據說孫堅作為朱儁的部將,已經到宛城了,沒機會跟這位江東猛虎打個照面,鄭寶難免唏噓。
皇甫嵩揮軍北上,聲援盧植。
鄭寶作為皇甫嵩麾下校尉,自然要領兵跟隨。
曹操屬於是朝廷援軍,他也決定跟著皇甫嵩北上,一是想再撈些功勞,二是想爭取一下許褚。再不濟,也要跟鄭寶打好關係。
這時候的曹操還有沒有顯露多少梟雄氣質來,內心還是希望大漢變好。在這一方面,他認為鄭寶是個同道中人,因為鄭寶說過為國剿賊不懼傷亡這種話。
安排好俘虜和傷亡士卒,又在蕭縣休整兩天,一應糧草物資齊備後,大軍才開拔前往東郡倉亭。
根據皇甫嵩送來的情報,這位都鄉侯跟一個叫卜已的黃巾渠帥打得正歡,暫時不分上下,需要支援。
得知倉亭有仗可打,將士們的行軍速度快得誇張,要不是鄭寶嚴令大軍統一行進,張多的騎兵曲早就把大部隊丟下了。
汳水之戰(蕭縣伏擊戰)中,許褚和管亥合力砍了一個黃巾渠帥,立有大功,張多這邊啥沒撈到,他著急啊,要知道他的騎兵第一曲自成立以來,還沒有陣斬渠帥的記錄。
行軍途中,鄭寶和曹操麾下的將士們因為許褚、管亥同夏侯惇喜歡相互較勁,也都跟著較上勁兒。
一路上什麼要爭個第一。
行軍速度要爭,佇列齊整要爭,紮營速度和質量也要分個高下。
鄭寶和曹操理所當然地成了裁判,時不時評判優劣,偶爾提出建議和批評,使得兩支軍隊生氣勃勃,充滿鬥志。
他們不僅要跟友軍鬥,還約好去戰場上鬥,比誰殺的黃巾多,誰立的功勞大。
良性競爭,非常有必要!
別看兩支軍隊好勝心強,事事要壓對方一頭,實則在汳水南岸,相互合作過後,還是挺愉快的,並不會出現什麼惡性事件。
……
倉亭,黃巾渠帥卜已指揮五六萬黃巾,數次打退皇甫嵩的進攻,這些黃巾都是敢戰悍卒,憑藉人數優勢,皇甫嵩暫時奈何不了他們。
分兵後,不算鄭寶和曹操的人馬,都鄉侯皇甫嵩麾下只有一萬多官軍將士,正面硬打倉亭確實不太好打。
長社一戰,皇甫嵩打出威名,卜已自認不是對手,謹守倉亭,距不出站。
正因為這樣,皇甫嵩才會調鄭寶北上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