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繁華的京師洛陽不復存在,因為董卓,因為西涼軍的肆意妄為,許多人拖家帶口也要離開洛陽,不為別的,就為活下去。
剛開始還是百姓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到後面就是朝廷官員們成群結隊的暗中轉移家產。
西涼軍目前還只是劫掠富戶,沒有動官員們的財富,因為董卓要親近士人,士族的生活還勉強能維持以前的排場。
只是動作幹了一件讓所有人心驚膽戰的大事,他派人把何太后給毒殺了,而且不準朝廷出面治喪,最多允許官員們短期內穿著喪服上朝。
太后都敢毒殺,還有什麼是董卓不敢做的?
因此很多士人表面上與董卓親近,暗地裡都在轉移財產,就怕這位殺星哪天變卦,把她們奮鬥半輩子的積蓄給奪了去。
任何事情,都會有導火索,因為何太后的死,引起了士族階層對董卓激烈的反抗,東郡太守喬瑁假借朝廷三公名義,釋出討賊檄文,宣稱董卓是國賊,號召各州郡一起出兵討伐。
討賊檄文一經發出,各地太守刺史大多響應。
曹操逃出洛陽後,散盡家財,積極招兵馬買,響應討賊檄文,準備進攻洛陽。
袁紹在渤海得知此事,立馬舉兵響應,並且積極籌備糧草,隨時可以出發。
袁術在南陽老家,檄文到時,當即決定以他後將軍名字起兵,討伐董卓。
另外像幽州公孫瓚,北海孔融,長沙孫堅,濟北相鮑信,河內王匡,陳留張邈,兗州劉岱,山陽袁遺,東郡喬瑁等人都發出文書傳送各地,約定共同討伐國賊。
就這樣,在洛陽以東,逐漸形成一個反對董卓的軍事同盟集團,董卓得知這些訊息之後,勃然大怒,派出麾下精兵強將分守各處,積極備戰。
喬瑁的檄文裡,說董卓擅自廢立之事,有為少帝劉辯出頭的意思,董卓害怕士族以替弘農王劉辯復位的名義討伐他,為了絕掉這層隱患,決定先下手為強,繼毒殺太后之後,將已經貶為弘農王的劉辯給弄死。
送鴆酒的,還是他的女婿李儒。
洛陽皇宮的一座閣樓中,劉辯整日在此長吁短嘆,鬱鬱寡歡,伺候的宮女稟報說尚書令來訪,他心裡忽地一突,心臟不爭氣的加速跳動起來。
“參見弘農王!”
李儒捧著鴆酒,禮數很是周全。
“李儒,你來這裡幹什麼?”
劉辯冷聲問道。
“奉相國之命,給弘農王送藥,喝了辟邪。”李儒道。
“我沒病,不需要喝什麼藥,多謝相國關心,你將這藥拿走吧。”劉辯心裡清楚,李儒送來的東西不能喝。
只可惜主動權從來不在他這裡,他拒絕,李儒的臉色就變了,和睦的笑容消失,換上一副陰沉的獰笑:“弘農王還是趕快喝了吧,我也好跟相國覆命,切莫讓我難做。”
“你們這是要我死!”
劉辯歇斯底里的喊道:“皇位沒了,整日被你們監視還不夠,非要我死了相國才滿意麼?”
李儒可不管劉辯怎麼叫喊,他的任務是送來鴆酒,送弘農王上路。此時劉辯這麼嚎叫咒罵都可以,他不會跟一個將死之人計較這些。
“喝吧,畢竟是皇族,要體面,別讓我用強。”李儒悠悠道。
不喝酒用強硬灌,總之劉辯這次是逃不過去的,這裡到處都是董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