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領兵撤退,這次輪到鄭寶的九江騎兵追擊。
因為追得很急,董卓不敢去營寨,直接往西邊而去,鄭寶一直率領騎兵追擊,直到董卓出了洛陽地界。
經過一場大戰,鄭寶先敗後勝,成功將董卓趕出洛陽。
得知鄭寶打敗董卓,身在洛陽的公卿貴族,王公大臣們紛紛湧入皇宮,向皇帝陛下報喜。
執金吾呂布知道董卓被打退,悄悄帶著親信出宮,找他自己的幷州部曲去了,他不傻,不會待在原地,等鄭寶興師問罪。'
小皇帝劉辯得知捷報,高興壞了,他本就不喜歡董卓,今日之後,便不用再見那個胖子了。
就在劉辯準備給鄭寶封賞時,這些大臣的熱情迅速冷卻,冷靜的給當今皇帝陛下進行種種分析,總體突出一個基本點,那就是鄭寶不適合留在在洛陽。
董卓被趕跑了,他們這些人不再需要鄭寶來制衡和保護,所以希望早點回到之前諸世家共同“輔佐”皇帝的局面中去。
首先是太傅袁槐,他代表汝南士族進言,說鄭寶手握重兵,駐紮洛陽,時刻威脅皇帝的安全,請求小皇帝劉辯收了鄭寶的兵權,把鄭寶放到揚州去。
劉辯挺喜歡和依賴鄭寶,心中不願意這麼做,可惜他的母后何太后認為太傅說的沒錯,鄭寶的作用就是牽制董卓。
如今董卓已經離開洛陽,鄭寶畢竟是一個外臣,不適合長久待在京師之地。
而且,何太后認為,只要他能掌控鄭寶麾下的兵馬,將來整個朝廷還是她何家說了算。
何進死了,不是還有車騎將軍何苗在嗎?一樣可以領兵打仗。
很快,朝廷下旨,封鄭寶為揚州刺史,並增加食邑兩千戶以示恩寵,要求鄭寶即日與車騎將軍何苗交接,返回揚州赴任。
這份封賞到達營寨時,鄭寶正在舉行請功宴,得知封賞內容時,他只無言苦笑,許褚和張多等將領則是暴跳如雷。
“主公,朝廷是何意?”
許褚怒氣衝衝,咬牙切齒的問道。
“寶哥,這也太令人寒心了,剛打跑董卓,便要打發咱們回揚州?這麼著急嗎?”
張多委屈巴巴的說道。
“唉……”鄭寶看了看旁邊一言不發的荀彧,嘆氣道:“朝廷有朝廷的考慮,既然封賞下來了,該交接的交接,明日咱們回揚州赴任。”
“將軍高義!”
荀彧舉起案上酒斛,由衷的稱讚道。
鄭寶這番話,雖然對朝廷的決定不那麼滿意,但還是選擇服從朝廷的決定。
“文若先生,郭嘉那小子嚐嚐跟我說起你,說你有張良蕭何之能,我明日便要返回揚州,懇請先生出任揚州長吏之職,助我治理好一州之地,不負朝廷信任。”
鄭寶離席,向荀彧鄭重地發出邀請。
“將軍何必如此,荀彧既然主動獻策,早已有投奔之意,荀彧參見主公。”
見鄭寶說的鄭重莊嚴,荀彧大為感動,隨即離席回禮,同時定下了主從關係。
鄭寶決定回揚州之前,看了他一眼,正是這一眼,讓荀彧堅定了投奔輔佐鄭寶的心思。
如果鄭寶拒絕朝廷賞賜,堅持留在洛陽,他荀彧會毫不猶豫離去,而鄭寶爽快的做出決定,不免讓荀彧都高看一眼。
“今日慶功宴,諸位請滿飲!”
拿下荀彧,鄭寶打心眼裡高興,他舉起酒斛,邀眾人同飲,將氣氛推向高潮。
車騎將軍何苗在夜裡過來交接,鄭寶讓張多代表自己,將除了九江騎兵和羌族教練之外的將士連帶著以前何苗的部曲都交還給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