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大勝,皇甫嵩得到訊息大喜過望,只因韓遂戰敗,勢必會影響到王國叛軍計程車氣。
陳倉久攻不下,皇甫嵩又親率大軍徐徐推進,給叛軍非常大的壓力,但是官軍就是不進攻,坐看叛軍圍困陳倉。
中平六年二月(公元189年2月)叛軍無法攻破陳倉,皇甫嵩又大軍押進,做觀望狀,叛軍首領王國最終決定退兵。
官軍帥帳中,就是否追擊叛軍,將領們爭論不休。
以董卓為首的西涼軍將領認為王國是主動撤退,並非敗軍,貿然追擊唯恐中了埋伏。
皇甫嵩麾下的將領則認為叛軍撤退,正式大力追繳之良機,不可錯過,王國叛軍於西涼等地作亂多年,順風順水,唯獨久攻陳倉不下,以至於士氣大損,此時追擊,必能建功。
兩派將領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
皇甫嵩見鄭寶做閉目養神狀,不參與爭辯,以前鎮壓黃巾時,他記得鄭寶是個智勇雙全的年輕人,於是笑問道:
“鄭寶,你說說看,這叛軍追還是不追?”
有人被主帥點名,帳中立即安靜下來,都把目光放在鄭寶身上,想聽聽這個九江太守站哪一邊。
“將軍!”鄭寶出列道:
“末將以為,叛軍主動撤退,是因為懼怕您的威名,他們攻不破陳倉,士氣受損,又害怕被官軍前後夾擊,故而主動撤退,將軍受朝廷任命,率軍繳賊,所謂除惡務盡,將軍理應率領大軍追擊,以盡全功!”
“軍司馬說的沒錯,請將軍下令追擊叛軍!”
有幾個部將出列請命道。
董卓聽到鄭寶也支援追擊,心下有些不悅,不過鄭寶說的也沒錯,皇甫嵩有追繳叛軍的任務,不可不追。
鄭寶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麼?還怎麼反對?
“末將請命,追擊王國叛軍!”
董卓出列,向皇甫嵩請命。
“好,諸將聽命!”難得眾將意見統一,皇甫嵩當即下令道:“大軍立即開拔,全力追擊叛軍,取王國首級者,賞千金!”
“喏!”眾將高聲領命,隨即離開大帳,準備領兵追擊。
鄭寶正要往自己營區趕,不想董卓追了上來:“鄭司馬,一起追擊叛軍如何?”
“哈哈,固所願不敢請耳!”鄭寶笑道。
本來想自己去追擊,弄些戰馬的,董卓這麼一邀請,計劃只好暫時擱置,先與董卓一起出擊。
人家是前將軍,麾下兩萬人呢,放下身段來邀請自己,這個面子必須得給。
不多時,兩軍集結完畢,一起出動。
追擊敵軍,騎兵的速度很快,董卓各鄭寶兩人都是率領騎兵先行,讓步卒在後面跟著。
這次追擊叛軍,皇甫嵩沒有給具體的作戰計劃,那就是誰都有份,這種情況下,誰能快人一步,先追上叛軍,就能擷取更多的戰功,繳獲更多的戰利品,抓住更多的俘虜。
“前將軍,您熟悉涼州地形,叛軍大概會往哪裡退卻?”
涼州是董卓的地盤,鄭寶的態度放得極低,以請教的口吻問道。
“韓遂,馬騰二人,都是涼州豪傑,從者眾之,他們與羌族部落關係不錯,有可能躲進部落當中,我們當小心行事。”
董卓說道。
“原來如此,為何將軍只說韓遂馬騰二人,獨不說王國,他不是叛軍首領嗎?”鄭寶又問道。
“王國?”董卓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