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火星驚魂413天> 第十五章 地球最像火星的地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地球最像火星的地方 (2 / 3)

但有什麼具體內容呢?

喜歡八卦的人很快就瞭解到,中國的物理專家劉冠軍在一個叫“鴻富”基金的資助下,利用飛碟原理,帶領一個27人的團隊,日夜公關,花錢無數,終於在2026年發明了新的反重力飛行器。

這種飛行器的速度比火箭大大提高,由於沒有重力影響,載重也大大增加。

更為主要的是,這種飛行器可以直接在火星表面起降,就像直升飛機一樣方便。

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他們(劉冠軍團隊和鴻富基金)居然把這種無價之寶公之於眾,這種新型的飛行器,他的速度達到1000公里每秒,單次載重108噸(含2名宇航員的消耗)。

所以,BIPU公司決定租用它的飛行器去火星。

一個隊友用手提電腦在《科學報》電子版上看到相關報道:48名預備宇航員,在接受BIPU公司嚴格的訓練,未來,他們當中有人將出徵火星,踏上那神秘的星球。

這嚴重地違反了訓練規定:任何人不能帶任何電子產品進來,他們的手機、遊戲機等已經被沒收,就是電子錶都不可以。

為了殺雞儆猴,偷帶手提電腦的人當即被開除。

訓練還沒開始,他成了第一個被淘汰的人,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第二天,培訓開始了,沒有任何預警,對火星登陸沒有任何概念的48人被分成8組,6人一組(有一組5人)。

很巧的是,鄭日強就與孔子梅一組,進行為期400天(第一期)的人類模擬登陸火星實驗。

他們要“駕駛”飛船15天到達“火星”,並在“火星”上生活90天。而且,他們訓練的飛船,跟現在的不太一樣,他的外形像個碟子,就是像飛碟一樣。

他們組中,鄭日強任宇宙飛船船長、一名飛行員任駕駛員、一名採礦工程師、一名植物專家、一名3D列印專家和1名牧師在內的5男1女。

根據培訓計劃,6名志願者將在“飛船”生活15天。

期間,教練不斷給他們出問題,比如飛船故障,通訊中斷,等等。

這對於從未接觸“飛船”的他們,著實是一個難題。

他們很快在“火星”建立了指揮室、保衛室、酒吧、健身房、影劇院。

這樣,酒吧和健身房成為他們發洩的地方。

而在影劇院,他們擁有數千部不同語言的電影,比如英語班版的《獨立日》,粵語版的《算死草》,法語版的《天使愛美麗》等等。

這時候,鄭日強的逆向思維就給教官帶來深刻的印象。

根據“火星營地”的做法,他們也把“庇護所”像蒙古包一樣建起來。

他們會穿著厚重的宇航服,使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機器在火星上建造房屋,生產食物。

但很多人在“庇護所”沒有建成之前,就“死”於“火星”。

而鄭日強他們覺得在火星面建設基地實在太艱難,於是向地下發展。

畢竟,在地下挖洞,擋住了宇宙射線與沙塵暴,擋住了地面低溫,可以開展無人化的工業生產(金屬冶煉,機器製造等),地下基地又可以種植作物,生產氧氣,消耗二氧化碳,開採淡水,等等。

他們的創舉得到了營地老師和公司的讚揚。

教官問他為何有這些“另類”的想法。

他說:某年,某國的近程火箭飛行試驗即將開始,但火箭的燃料也因為溫度升高流失了不少,導致火箭的推動力不夠,打不到預定的位置。

設計人員只好不斷增加火箭燃料,但越是增加,打得越近。

最後,有設計人員逆向思維,減少了火箭燃料,火箭反而打得遠了。

這為他最後入選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宇航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等他們從模擬工作完成後,早先的8組只剩4組,最早被淘汰的人,在進入模擬倉不夠一個星期。

往往是這樣,一個組裡,只要有一個人打退堂鼓,人員減少不僅會影響其他人計程車氣,還會傳染,最後全軍覆沒。

按照教官的說法,他們這次的成績無關緊要,關鍵是看一個普通人如何應對那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