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不必驚慌,這樣的事情在這裡已經算的上是常有的事情了。”靜安和尚笑從一邊走出,靜靜地看著周文,他的眼中無悲無喜,了去了凡塵,似乎對此已經見怪不怪。
“今日是這位城隍的誕辰,也是一年一度的法會,要是施主有興趣可以留下來一觀。”靜安和尚從自己的袖口拿出一串念珠,遞給周文。
“這是我以前收藏的一些念珠,算不上是什麼稀奇東西,但是對於那些鬼魅妖物倒是有一些防禦的作用,如若施主不嫌棄就拿去吧。”
靜安比丘尼來自鶴山的法覺寺,這一次便是為了所謂的法會而來的,而且這一次,他也是有備而來的。
而每一次來參加城隍廟的法會,總是會有一些小妖跑過來想要在城隍廟裡留下些痕跡來證明其平復妖族的真心,隨著京唐城建立起大陣防禦之後,這種妖族入侵的事件也逐漸變少了,可是每年也總有一些比較強的妖族衝進來,在城隍神像身上留下了些痕跡,長此以往,眾人全都見怪不怪,甚至有些時候他們還會議論那些妖族什麼時候來。
原因無他,無論是哪個妖族都沒有辦法撼動城隍神像,而據說在很久之前,城隍神像就不再能被妖氣所傷。
今日是城隍的誕辰,香火低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城隍廟每逢這個時間段也會再次迎來,因為這邊的城隍廟無疑是最古老,最真實的那一座城隍廟,無數的香客從一邊的村鎮以及其他的市鎮趕來,整個麒麟山都有了一種人山人海的感覺。
在一眾香客之中,一名身穿黃色道袍,頭戴金玉寶冠的老道士站了出來,他是玄通的師叔,也是道觀中資歷最老的那一批道士,他的名字叫玄山,此時站在一群香客的中間,氣質初中。
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位手持浮塵,白衣飄飄的中年道士。
這兩位道士,便是城隍廟的主持,另外一位則是和他交好的一位修士。
修士的名字叫青丘,來自遙遠的青丘山,算的上是老道士的摯友,兩人相交已久,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一起手談一局象棋或者是交流一些道理。
“城隍廟玄通,攜全體道士,歡迎諸位前來參加我城隍廟的武神法會。”
忽然,整齊洪亮的聲音在城隍廟的門前響起。
只見前方以玄通和尚為首,城隍廟裡頭上下七十位道士,此時整齊的排在了城隍金身的前頭,對著所有的香客緩緩行禮。
一眾的香客也受寵若驚,急忙讓開了道路,退到一邊,也鄭重其事的向著道士們行禮。
可是他們也很疑惑,城隍廟很早以前神道隕落的時候法會就沒有這樣的排場了,這一次又是為了誰而辦起來的呢?
要知道,城隍廟武神已經死去可都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了,關於武神事情變得這件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這件事情也沒有在正經的香客中掀起多大的風浪,因為神道的根基並不是凡人,而是隱藏在那些凡人身上的飛昇者,就算是所有承載神道的凡人或者修士全部消失,待到天庭重開的那一刻,神道也終究會回來。
這一切,也都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可是,這一次,好像真有人來參加了這一次的城隍法會。
只見一陣金甲交擊的聲音響起,靜安和尚緩緩的從人群中擠了出來,靜靜的看著座前的道士,搖頭笑了笑。
“這不是天天在城隍廟裡頭走的那個和尚嗎?”
“你說城隍廟不會為了一個人辦了一個法會吧。”
“你懂個屁,這個和尚可是山上來的修士,是一個真的活佛啊,來京唐沒多久,就解決了不少的麻煩,要我說就算只是給和尚辦了一個法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幹嘛這樣的大驚小怪。”
就當眾人暗自討論,隱隱有些失望的時候。
有一聲清亮的鶴鳴聲在天空之上緩緩響起,無數的飛鳥盤旋在城隍廟的上空,一種空靈的景象被製造了出來,隨著身影的響起,幾個聲音也緩緩的出現在了門口的那一頭。
隨著一身瀟灑的驚雷,一個身影踏著電光來到了城隍廟。
秋長老駕臨,秋來到!
還有幾位穿著各異的道士緩緩的走來,其中有男有女,他們沒有用一些花哨的方式,而是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山門以此來表示對這位人類英雄的尊重。
大震的神道並不是故弄玄虛,在很早以前,每一個城隍廟身都是一位真正建立了赫赫戰功的神道英雄。
那些只顧自己的神道修士,為了謀一份香火就只能在山野間建立野祠,到了如今大部分也都銷聲匿跡了。
可以說,那麼多的修士跑來城隍廟,算的上是這些年的空前盛況。
所有的香客都議論紛紛,他們都在討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真有仙人啊,我去,對了這不是前幾天到京唐城來的那些個修士嗎?怎麼今天全都跑到這裡來了!”
“我....我想起來了,這個是五嶽宗的秋長老,人家可是元嬰期的修士,一身的修為深不可測,這一次城隍廟怎麼能把這尊大神給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