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當初您又是何苦去招惹那曹操呢……”
“我不惹他,他也會來。曹操……咳,他剛拿了兗州,又收了十多萬青州兵,他眼中最肥最美、最好啃的肉,就是我徐州!……所以,我用曹嵩之死激他,只是為了……讓他失去大義……大義之名,人人以為不義罷了。”
“我徐州註定守不住了麼……”
“……”
陶謙沉默良久,混濁的雙眼一次次睜開又合上,終是道:
“應兒……和商兒,就靠你了。”
……
劉備披著飛雪裹著棉袍步入州牧府,面色因為匆忙的趕路還透出幾分紅潤。
此刻擺在他面前的,很可能是他人生到此三十年最大的機遇——徐州。
他已經從糜竺那裡聽到些風聲,陶謙的身子不行了,並且,陶謙沒有讓陶商陶應接替他的打算。
要知道,雖然漢代的官職名義上還是由中央政府安排,但是在如今時節,永遠都是誰的拳頭大聽誰的,要是地域內的諸侯草頭王不同意,那哪怕是朝廷任命的、正牌的刺史、州牧,也只能像得了張空頭支票般,乖乖躲著當自己的光桿司令。
再者說,這裡可是徐州,物產豐腴、氣候適宜,不像河北的貧瘠與嚴寒,也不是劉備曾經掌管的小地方,其基礎之雄厚勝過平原百倍,足可召集甲兵數萬,民夫十數萬!能夠把這裡握在手中,那他劉備便能從當初虎牢關時的無名小卒,變成全天下都排的上號的諸侯勢力,甚至和最近兵鋒最盛的曹孟德互相抗衡,掰掰腕子。
而相反的是,如果徐州無法被劉備掌控,那麼他面對的將是愈發強大乃至無可匹敵的曹操,還有連大本營平原都失去的自己。
所以,徐州,一定得是他劉備的!
握緊雙拳,劉備跟著管家快步朝內院走去,卻在半道正碰上有過“一劍”之緣的陶家大公子,陶商。
“劉玄德!”陶商咬牙道。
“大公子。”劉備不卑不亢。
“我不知道父親他被你灌了什麼迷魂藥,但你給我聽好,徐州的事情,還輪不到你一個外人來插手!”
劉備淡淡一笑道:“這話,大公子您可以留著對曹操去說。”
“你!”陶商眼睛一瞪,顯然被噎了個夠嗆,管家也沒打什麼圓場,更沒對陶商過多理睬,而是匆匆和劉備告罪一聲便繼續帶路。
“偽君子!假仁義!真小人!”
聽著陶商逐漸飄遠的喊聲,劉備面露不屑之色,誰知房屋近在眼前時,又有一少年出現。
“小侄陶應,見過玄德公。”
“多日不見,賢侄愈發精壯了。”
要是真說起來,劉備其實對陶謙的二兒子,也就是面前的陶應印象不錯。
儒雅,懂禮,身材挺拔英武,小小年紀就有君子之風、儒將之氣。
可惜,是小小年紀,也許在同齡人中他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但是放在這亂世之中,分分鐘會被吞得骨頭渣滓都不剩。
不過說起同齡人,劉備又想到了自己的外甥,看著面前的陶應,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家父就在屋中等候,應且為玄德公帶路。”
“有勞二公子。”
……
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