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沒惹你,你來搞我是幾個意思?還要和我比作詩,誰給你的勇氣?要論作詩,不是我程處弼看不起誰,在坐的都是垃圾。
天策府的秦叔寶,尉遲恭等人也紛紛起鬨。讓程處弼寫一篇大作,好好的打打那個老酸儒的臉。
程處弼聽得一陣惡寒,話說你們到底是哪頭的?怎麼感覺是敵方的臥底一樣?
不過身懷千年詩詞的程處弼自然不會怕,來到大殿中央開始踱步。
你個黃口小兒以為詩是那麼好寫的?還在那裝模作樣的踱步,難道你以為自己是曹植,能七步成詩不成?孔穎達感覺自己看透了程處弼。
然而程處弼只走了五步便停下了,然後提筆開始寫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首詞程處弼一揮而就,其練就的顏體雖未大成,但也有了七八分意境。
看到程處弼的“詩”,孔穎達如遭雷擊。
程處弼的詩雖然不同於當下五言,七言的形式,但其藉助皓月當空的瑰麗景象,輝宏意境表達了自己的慷慨豪情。
又有著對人們的美好祝願,極具浪漫主義色彩。雖不是詩,卻又比詩更加優美,可以說是中秋詩的巔峰之作。
怎麼會是這樣,他一個黃口小兒如何能寫出這等千古絕唱?世間怎會有這等神童?
看到孔穎達目瞪口呆的表情,眾人猜到程處弼肯定寫出了傳世佳作。可還是等李淵看過之後再一睹為快。
李淵很快就看了兩遍,還覺得意猶未盡。可是看著眼巴巴望著自己的群臣,只好讓內侍將其傳給眾人觀看。
“眾位卿家覺得如何?”待眾人一一看過之後,李淵開口問道。
眾人一陣交頭接耳後,李綱起身答道:“陛下,程公子此詩實乃是千古絕唱,其字隱隱之間也是自成一體。程公子大才,老夫拜服!”
“以此詩作為今日魁首,眾卿覺得可否?”
“程公子大才,老夫自愧不如。此詩作為今日魁首,實乃是實至名歸!”高士廉起身答道。眾人也紛紛起身附議。
孔穎達內心縱有再多不服,眾目睽睽之下也只得附議。
“哈哈,英雄出少年,好啊!那就以此詩作為今日魁首!程三郎,這玉佩就賜予你了。”李淵做了最後的結論。
臨了還拿走了“明月幾時有”的稿子,看得程處弼鄙夷不已,看來李淵和李世民不愧是父子,都是一個德行。
就這樣,程處弼摘得了中秋宴詩會的桂冠。眾人也都滿意而歸,唯有孔穎達離開時失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