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秋凝出嫁前,秋凝哥哥查到魏豐榮與一個女子關係不清不白時,哥哥問秋凝,要不要斷了這門婚事,只要秋凝點頭,她的哥哥一定能辦到,因為整個秋家,她的哥哥的話語權,與秋父幾乎相等。但秋凝受母親薰陶,覺得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並沒有選擇退婚。
這是第一次,秋凝與完全不同的人生擦肩而過。
第二次。
謝玖要帶秋凝離開魏家,當時,民國第一對夫妻的離婚事件,正鬧得轟轟烈烈,民眾對此有褒有貶遭遇喪子之痛的秋凝的眼睛幾次,在離婚兩個字上停下,最後依舊抵不住對輿論的恐懼,選擇了與謝玖一走了之。
這第二次,秋凝再次與她心中期待的未來背道而馳。
第三次。
利用語言天賦,巧計阻擋了日軍的陰謀,並殺死了程景榮後,秋凝已經算是逃脫了程景榮與這坐歌廳對她的束縛。
順理成章的,秋凝有了第三個選擇,離開歌廳,找一個普通的男子,過普通的家庭生活。這時,全面戰爭打響,環境的惡劣,很可能讓普通人隨時殞命。而只要呆在歌廳,她身為一位風靡租界的歌星,暫保平安還是很簡單的。
這一次,出於對未知危險的恐懼,秋凝選擇留在歌廳。
這次的留下,便已經意味著從此她再也走不出這座歌廳,走不出這座歌廳加諸給她的種種枷鎖
做出第三次選擇時,說明這個時候的秋凝,已經開始徹底認命,她失去了掙扎的力氣,她已經對人生妥協,決定永遠迷失在這裡。
看到這裡,我心裡既是憤怒,又不忍心去譴責她。
我去罵她幹什麼呀我自己不也是一樣嗎面對生活與困難,在抉擇之時,我也是下意識就會選擇一條看起來更加容易走的路呀。
人對未來的恐懼,永遠不可避免,儘管心裡想過反抗,想過戰勝它,當我們大部分普通人所做的決定還是下意識選擇一條看起來沒有危險,十分平穩的路。
至於這抉擇對不對,就因人而異了。
秋凝,她只是普通人中普通的一員而已,每當面臨抉擇之際,她做的錯誤決定,我們作為旁觀者,覺得非常惋惜,卻毫不意外。
至於影片裡面的三個男人,在我自己看來,給他們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謝桓飾演的魏豐榮代表著規矩,羅焰飾演謝玖代表誘惑,何梓維飾演的程景榮代表著沉浮。
這一生,我們都告誡著自己要守著規矩,內心卻不斷遭受外界的誘惑,最後放縱自己沉浮在這複雜的社會中,是謂迷途
發人深思。
觀看完後,我與我的閨蜜,都對演員與導演對角色與劇情的把握,十分驚豔。我認為它值得這個票價,也值得今天增加的場次。
總之,個人迷途是一部發人深思的佳作。
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