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不敢懈怠分毫,沒日沒夜的親自安排與帶領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水患刻不容緩,多耽擱一刻鐘,便可能令人族上下多損失不知道多少人口。
時間流逝,大禹主導治水已有十年。
凡大禹所治過之處,水患都基本消除,且不管後面暴雨再大,發生的洪水也沒超過大禹治水之前,這已經足以說明大禹的只說方法是成功的。
舜帝沒有等到大禹徹底清除天下水患,他早已經感覺自己無法帶領人族繼續進步,早有將人皇之位禪讓出去的想法。
便召大禹回陳都,先是為大禹的父親鯀平反,闡明大禹之所以治水之策成功,皆因當年鯀臨死前總結了失敗的教訓,並想到了成功的方向告知大禹的緣故,大禹乃承其父鯀之志。
而後舜帝才言及要將人皇之位禪讓給大禹。
大禹大驚,連連拒絕。
他治水十年,只是初有成效,離完全成功還不知道有多遙遠的距離,豈有資格接替人皇之位。
舜帝卻拉著大禹的手道:“吾在位一個元會,而水災發生數十年,吾卻一直沒有辦法治理,早已經說明吾無法帶領人族繼續發展,吾才能已窮,需另立人皇才能帶領人族繼續發展,吾觀你十年,你便是吾選定的最合適人選。成為人皇之後,你才能更好的調動人族上下,更好的治理水患,為了人族,你不可拒絕。”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大禹不再拒絕。
因水患緊急,大禹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只一日後,舜帝便匆匆將人皇之位傳給了大禹,自己功德圓滿而去。
舜帝治理人族一個元會,與當初顓頊、嚳、堯三帝一樣,已經修煉到大羅金仙中期,靠著人族氣運與天道功德,舜也突破到了準聖初期,追尋前賢的腳步前往火雲洞潛修,成為人族底蘊之一。
龜靈聖母做為舜帝之師輔佐舜帝,如今舜帝功德圓滿,她自然也得到一份功德。
本就是大羅金仙巔峰,只差半步便斬屍突破,如今天道功德推動,龜靈聖母頓時斬屍成功,也步入準聖初期,成為諸聖門下第六個準聖層次至強者。
舜帝走後,人族進入到了最後一帝大禹帝的時代。
大禹帝時代,人族以治水為主要任務,在大禹帝的帶領下,人族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治水,治水的同時也造就了無數水利,相信水患治理完畢之後,人族對比之前能多出無數良田。
為了更好的治水,大禹繼位後,立刻窮人族之力鍛造了一柄斧子,一杆棒子,斧子名曰‘開山斧’,乃為開山裂地,開闢水道,拓寬河道只用。棒子名曰定海神針,乃為測量水深,更好的制定疏導,引流等策略用處。
有了此二寶,大禹治水更加便利迅速。
來到一處水患肆虐之地,大禹先是以定海神針測量各處水位,而後制定疏導路線,按照疏導路線一路向東疏導,遇到高山,大禹便以開山斧將大山劈開。
時間流逝,很快大半個元會過去了,洪荒各處水患基本被大禹治理完畢。
因開山斧與定海神針乃治水二寶,隨著大禹治水名傳人族,人族歡呼大禹治水的同時,也定會念及開山斧與定海神針,在人族無窮願力氣運的洗禮下,開山斧與定海神針愈發神妙,如今的開山斧一斧子下去,可謂山崩地裂,高山被直接劈成兩半,裂開深壑,洪水滾滾傾洩。定海神針如今也可長可短,不管再深的水位都能測量。
又是一段時間流逝,大禹繼位至今已將近一個量劫,當東海之濱的一座高山被大禹開山斧劈開,洪水被引入東海,天下水患已盡被大禹疏導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