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管怎麼說,臣以為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
“那匈奴有二十萬騎,若是倒向西蠻……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說這些話,關和泰極為小心,但趙延洵也聽進去了。
匈奴二十萬騎,再加西蠻西蠻搗亂的騎兵,這股破壞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今大晉朝廷,可用騎兵不過四萬,派到西北的只有三萬。
雖說大晉步兵極強,可人家騎兵來去自如,步兵要始終處於被動地步。
“到時候,只怕天山、北地甚至隴右,我大晉都得失守衛!”
說到最後,關和泰聲音變得越來越小,顯然這些話他也感覺到“不合時宜”。
“關大人,你未免也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陳安明冷聲道。
兩人私下關係雖好,但朝堂議事卻不會顧及私情。
“不是我長他人志氣,軍國大事豈能意氣用事?”關和泰反駁道。
但看見趙延洵陰鬱的臉色,二人連忙閉嘴不言,這點兒眼力見他們還是有的。
內閣那兩位,總體上是從財政角度考慮,覺得不應繼續對匈奴輸血,更準確說他們是從一開始就反對。
加之有陳安明的反對,結果似乎已經可以確定,但關和泰的話又讓趙延洵遲疑了。
如果說匈奴人跳反,那可是幾十萬的騎兵,真要打起來那麻煩可就大了。
國內各地的軍隊,如今是絕不能調動的,西北那十來萬軍隊守得住嗎?
對西蠻和匈奴人來說,南下入侵是為了生存,他們可絕不會有半點兒保留,為了活命肯定會拼死一戰。
“此事暫且緩緩,待匈奴情勢明朗,再做定奪吧!”趙延洵沉聲道。
“皇上聖明!”
換句話說,這件事就暫時擱置,而所謂局勢明朗,卻也不知要等到何時去。
接下來,君臣之間又談了些其他事,趙延洵才讓兩位樞密使離開。
可沒過一會兒,外面就有小太監稟告說,和妃前來覲見。
相比於後宮其他女子,緹雅自有一番風情,這讓趙延洵很是喜歡,所以最初幾天長去就寢。
匈奴出事這幾天,趙延洵就沒去找過她,相反還刻意避開了她。
誰知道,如今人家主動找過來了!
想起兩人好的那幾夜,自己說出的那些甜言蜜語,趙延洵一時竟有些汗顏。
“告訴她,就說朕要議事,有事可向皇后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