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元年八月十五的夜晚,發生了一起不到千人規模的戰鬥。
相較於動輒十幾萬,乃至於幾十萬大軍的拼殺的戰爭,其規模顯得微不足道。
但就是這次戰鬥,卻揭開了大爭之世的序幕,大晉西北乃至整片的大陸的局勢,也從這一晚發生了改變。
西北總督署的命令傳達到位後,屯駐於天山郡的各衛所兵馬,緊接著就行動了起來。
在近三百里的防線上,各衛所想盡了一切辦法,在轄區內搜尋西蠻人的蹤跡。
還別說,他們的搜尋著實有效果,不過五天時間又發現了三批探子。
毫無疑問,這些探子都被一鍋端了,然而這也暴露出更大的問題。
西蠻是從什麼時候就在開始滲透?他們到底派了多少人過來?又有多少人現在還沒挖出來?
於是羅倫又追加命令,讓各都司繼續嚴密搜尋,並增加了問責條款。
除此之外,北地郡作為第二道防線,羅倫也令各府縣衙門和駐軍嚴防死守,杜絕西蠻奸細潛入作亂。
當然了,在羅倫的請求下,趙延洵對禁軍下了諭旨,讓他們在天山郡動了起來。
客觀來說,當前發生的一切,其一點兒都不稀奇。
西蠻往派人潛入天山郡,可在大半年前,趙延洵就派錦衣衛去了草原。
如今無論西蠻還是匈奴腹地,都有錦衣衛的人在活動,所以大晉也怪不得人家。
相比於派點兒間隙,真刀真槍的幹起來,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事。
可在接近九月時,草原上的戰爭卻在減少,西蠻似乎縮小了攻擊力度,讓匈奴獲得了喘息之機。
而這喘息之機,對匈奴人實在太重要,對剛剛坐上單于位的禺山更重要。
但禺山卻不知道,西蠻諸部之所以停戰,不是他們嚮往和平,而是因為他們在準備更猛烈的進攻。
九月初,當氣溫開始降低時,西域的某處城裡,西蠻各部之王都聚到了這裡。
西蠻雖是部落聯盟,但其內部也並非十分鬆散,只因有三個強大部族鎮壓。
而這三部之中,又以牧離青最為強大,本次會盟就是由牧離青國王召集。
此刻,各族之王圍坐在大廳內,大廳中央的木炭正烤著一匹駱駝。
眾人一邊吃著肉,一邊聽著牧離青國王講話。
一通毫無意義的開場白後,牧離青國王拿起了小刀,開始分割自己盤子的肉。
同時他說道:“今年種植的作物,收成都很不好,整片西域大地,收的糧食最多養活四十萬人!”
“各位,我們全部人加起來,除去兩百萬的奴隸,也有將近六百萬人……”
這些情況,在場眾人都知道,所以他們很清楚,戰爭是不可能停止的,除非他們的子民願意餓死。
“我們儲存的食物,最多還能堅持一年半,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更多食物!”
咀嚼著流油的駱駝肉,牧離青國王捋了捋鬍鬚,緊接著說道:“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要調整戰略,才有機會解決生存問題!”
見他說了這麼多人,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牧離青王閣下,您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吧!”
此刻,所有人都望著牧離青王。
“我認為……我們應該放棄攻打匈奴,集合所有兵力南下進攻晉人!”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顯然有人對這一決議有意見。
他們這部落聯盟龐大而鬆散,以至於相互之間資訊交換比較慢,所以有些人不瞭解晉廷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