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四天時間過去,在此期間,雍軍主力軍隊陸續趕到京城。
一時間,城外旌旗招展,往來軍隊絡繹不絕,整個城池已被圍死。
除了近兩萬騎兵遊弋,還有數量眾多的步兵,其中包括四萬精銳步卒,以及趙延洵收編來的三萬潰兵。
剩下的兩萬多人精銳,被他安置在了永順府附近,將困守的盧立清釘死在裡面。
當然了,在永順府外,也有他收攏的三萬潰兵。
濟水大戰之後,京畿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潰兵。
為了保證這片土地的安寧,趙延洵才把這些人收集起來,以免他們在外邊兒搞破壞。
需要說明的是,如今趙延洵失控人口已破九十萬,新增實控人口四十萬。
換言之,趙延洵多了四千一級士兵,以及兩千的二級士兵。
到如今,侍衛司南軍四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兵力已擴充到兩千人,全都是被升到一級計程車兵。
而侍衛司北軍四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則有二級士兵八百名,距完整的千戶所已經不遠了。
至於剩下的升級名額,趙延洵則按照軍功多少,分給了一至十八衛的軍官,以讓他加強對部下的控制。
當然了,極少數的升級名額,趙延洵還給了潰兵中的軍官,讓這些人變成了他的死忠。
所以趙延洵的實力越打越強,或者說他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強。
濟水大戰後的幾天,他的事務繁忙了許多,而重點卻已經不是戰爭。
佔領地區的民生問題,對已經破敗村莊的恢復,以及接見任命大量投靠的官員,一路上他沒閒過一刻。
直到此時靠近京城,趙延洵才恢復了“將軍”的身份,畢竟仗還沒打完。
打馬前行,趙延洵身著灰色圓領袍,僅從衣著來看實在是樸素,讓人很難把他和麾下有十萬虎狼的雍王聯絡起來。
“王兆林……”
趙延洵馬匹一旁,有一官員快步隨行,只見他急忙答道:“臣在……”
“聽說你之前在戶部任職?”
“殿下明鑑,一年前臣在戶部為主事,後調任知府!”
正因為此人在戶部幹過,所以趙延洵才把他找了過來,為的就是了解晉廷的情況。
“既然你在戶部辦過差,肯定知曉天下人口財賦!”
“臣的確知曉一些!”王兆林格外謙遜。
不謙遜可不行,如果答不上來,那就尷尬了。
“天降災禍前,全國有多少人口?”
王兆林當即答道:“回稟殿下,戶部統計有一千三百萬戶,人口約摸六千七百萬!”
這些資料不算秘密,對戶部官員來說如同常識,王兆林自然可以輕鬆回答。
六千七百萬人,老師說確實很多,畢竟古代生產力並不發達。
緊接著,趙延洵又問道:“那災禍之後,朝廷還有多少人口?”
“這……南方五郡並未遭難,人口基本保持原裝,差不多有一千七八百萬!”
“京畿郡、清河郡、淮陽郡、南陽郡,雖然遭受怪物為禍,但還是保全了不少人,林林總總加起來……怕是也有一千多萬人!”
念起這些資料,王兆林如數家珍,可見此人業務能力極強。
最後,王兆林總結道:“剛才這些人,再加上從北邊逃難的人,如今朝廷實有人口,怕是超過了三千萬!”
三千多萬人,這是非常大的人口基數,可讓趙延洵麾下強兵更多。
當然了,王兆林說的這番話,也道出了一個殘酷的道理。
在喪屍爆發後,有兩千多萬人因此喪命,稱得上是人口大滅絕。
短暫傷感後,趙延洵便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事。
要想掌握這三千萬人,就目前來看不是件容易事,畢竟各地百姓有地方官兒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