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政學堂外,此刻並未聚集太多人。
對文人來說極重要的事,於普通百姓來說並非如此,所以看熱鬧的人沒有很多。
理政學堂二門內,乃是學堂的核心區域,也是建築面積最大的院落。
此刻在大院中央,即將畢業的學子站成六列,成績最好的救人站在排頭,等待著典禮開始。
在他們兩側,則是六十名新入學的學子,黃遠清等人的現在就是他們的未來。
作為成績最好的兩個人,餘承堯和黃遠清站在最中間,黃遠清一如往常般平靜,倒是餘承堯眼神中有抑制不住的興奮。
“時間……應該快到了吧!”餘承堯低聲道。
“嗯!”黃遠清應了一聲,卻沒有多說話。
就在這時,旁邊廊道處傳來了腳步聲,聽聲音來的人還不少。
與此同時,設於大院南側的二十名樂工,奏響了迎接的曲子。
廊道內,趙延洵走在最前面,他的表情看起來平靜。
事實上,他在外人面前,幾乎任何時候都是這個表情,讓人看不出深淺和喜怒。
在趙延洵後兩側,是兩位王府長史跟在後面,再往後則是紀善所的官員和教授們,其中包括紀善正兼理政學堂山長劉青山。
“殿下,這邊請!”
在禮官的引導下,趙延洵來到學堂北側正位,這裡已經設好了他的王位。
“請殿下就座!”
當趙延洵落座之後,其餘官員則分立兩側,他們所在的位置高出三步臺階,可以很清楚看清學子們的情況。
也在趙延洵落座的那一刻,樂工們停止了奏樂,等待著領隊的下一道命令。
“參見殿下!”
百多人齊聲拜倒,加之他們個個心情激動,喊出的聲音讓人震耳欲聾。
看著眼前的百多名新老學子,這些人精氣神飽滿,這讓趙延洵很是滿意。
“免禮!”
“謝殿下!”
當眾人起身後,禮官行禮後陳奏:“殿下,吉時已到,典禮是否開始?”
“開始!”
趙延洵話音落下,樂工們奏起了新的樂曲,曲調明快一如學子們的心情。
只見劉青山拿出拿著一份文書,走到臺階前面向趙延洵行禮後,轉過身面向一眾學子。
只見他攤開念道:“太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茲有黃遠清、餘承堯、趙友順等六十名學子,自太安二十五年二月經考試入理政學堂進學,至今已歷九月,經考較全部合格,允其結業!”
這些學子,在理政學堂學了九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畢竟是第一批辦學,教學方法需要摸索,以適應當前末世的情況,下一批的教學時間肯定會縮短。
收起文書,劉青山接著說道:“遵照殿下之命,授予各結業學子結業錦冊!”
只見左右兩側,各走出一名端著托盤的吏員,托盤上整齊擺疊放著錦布為封皮的冊子。
所謂結業錦冊,說穿了就是畢業證書,趙延洵提出來加的這一條。
“授冊……”
當劉青山喊出這一句,兩名學堂教授走了出來,來到了臺階開始唱名。
被叫到名字的學子,立馬從班列之中走出來,被授予“畢業證書”。
最後幾名學子拿到證書返回隊伍後,只見眾人在禮官指示下大禮參拜。
“叩謝殿下!”
王座上,趙延洵淡定道:“免禮!”
待眾人起身後,劉長青和幾名教授退到了後方,只見左長史周承平走了出來。